试以具体作品为例,比较唐诗、宋词体制特点及其抒情特点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二、试以具体作品为例,比较唐诗、宋词体制特点及其抒情特点 唐诗的体制特点:以诗体而论,唐诗有古体诗、近体诗两大类: (一),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对偶,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古体诗也称古诗、古风、往体、格诗,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广义者指唐代以前各种诗歌体裁和唐代以后文人仿古的诗作,包括四言古诗、楚辞、乐府等;狭义者,仅指五言古诗和七言古诗。古体包括拟古、乐府,乐府又分古乐府、新乐府。古诗无句数限制,一般可以两句或四句换韵,且不讲平仄、对偶,以四言、五言、七言为正体,其八言则为杂体。 近体诗为诗体名,也称今体诗、格律诗,与古体诗对称。狭义者指唐代产生的格律诗。广义者指唐代以前各种诗歌体裁和唐代以后文人仿古的诗作,包括四言古诗、楚辞、乐府等;狭义者,仅指五言古诗和七言古诗。。近体诗为诗体名,也称今体诗、格律诗,与古体诗对称。狭义者指唐代产生的格律诗唐代七古大量地出现,唐人又称七古为长句。如李白的《将进酒》,有七言杂三、五言的。古体包括拟古、乐府,乐府又分古乐府和新乐府,唐人乐府诗多不合乐。唐代一部分古诗有律化倾向,乃至古体作品中常融入近体句式。七言古诗全篇或七言句,或在七言句当中夹杂一些长短句,没有一定句数。例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 (二),近体诗的要求较高,主要有四项基本要求:一是句数、字数;二是押韵;三是平仄的要求;四是对仗。主要表现如下:①平仄。唐律注重平仄相对,即平对仄,仄对平,所以创作唐律必须按照指定的格律要求,注意避免孤平句(除了押韵最后一字是平声外,全句只有另外一个孤立的平声字)古代汉语四声:平、上、去、入。唐人将这四声分为:平是平声,上、去、入是仄声。以大家熟悉的王之涣五言绝句《登鹳雀楼》为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诗的平仄格式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②押韵。唐诗要求押韵,工整,所谓押韵,是把同一韵部,也就是同一韵母组成的字,放在诗的固定位置上,以构成和谐的音乐美。在绝句中用在偶句的末尾处,即押在句末一字上。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的韵脚就是“光”、“霜”、“乡”。绝句中的第三句最后一字必须是仄音的。 ③声调。近体诗的声调有一定规律,规律的基础在于字调的平仄,所谓字调就是平上去入四声,除了平声外,其余上去入都是仄声。 ④对仗。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前句与后句,两句同一结构的位置,词性相同(比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虚词对虚词„„)、平仄相对、内容相关,不能用相同的字。律诗八句 中的颔联和颈联必须对偶,即是句子的3与4,5与6。个人以为对偶最经典的当数杜甫《登高》中的三四两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无边”对“不尽”,“ 落木”对“长江”,“萧萧下”对“滚滚来”。 ⑤字数,近体诗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排律等。有五言、七言的限定,四句为绝句,八句为律诗,八句以上为长律,一作排律。 ⑤近体诗分为两大类:律诗和绝句。律诗由八句组成,五字句的称五言律诗,七字句的称七言律诗。杜甫的《春夜喜雨》则是五律的代表作,《咏怀古迹五首》和《秋兴八首》则是七律的代表作。绝句,由四句组成,五字句的称五言绝句,七字句的称七言绝句。五言绝句的代表作是柳宗元的《江雪》里面的,而盛唐诗人王昌龄是专攻七绝的好手,而他的边塞诗其中也有不少是七绝的,如著名的《从军行七首》。近体诗讲求严格的格律,全诗共四联,头两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二、四、六、八句尾要押韵,通常押平声韵。对偶(字词)。前句与后句,两句同一结构的位置,词性相同(比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虚词对虚词„„)、平仄相对、内容相关,不能用相同的字。 以唐诗相对应的宋词的体制特点如下:①宋词流派众多,名家辈出,如柳永、张先、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人,词最初被称为“曲子词”或“曲子”,是一种以乐为主、依乐谱填词歌唱、字数固定、格律化的长短句抒情诗。由于词与音乐有密切关系,词在宋代又有“乐府”、“乐章”、“歌曲”、“小歌词”、“倚声”等别名,词的体制形式的主要特点都与词的入乐歌唱的性质有直接关系。如《一剪梅》,每首词都有一个词调,词调的名称叫词牌,如《水调歌头》、《念奴娇》、《菩萨蛮》。每个词调都是“词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依据乐曲对字数、句法、平仄、韵脚作出基本的规定。词调不同,意味乐曲的旋律的节拍、声情风格不同,文辞的格律也不同。词调的乐曲有令、引、近、慢等区别。最短的为“令”,“引”、“近”一般比“令”长,“慢”即慢曲子,指曲调慢长、节奏舒缓的乐曲,与“急曲”相对而言。填词时须依据音乐曲谱而填上文字,称为词牌,故词中的字数、句数、平仄及押韵,都须依照词牌要求去填写。两字词牌名有丁儿、八归、八塞等。三字词牌名例如:一翦梅、一萼红、一斛珠等。四字词牌名有:丑奴儿令、丑奴儿慢、丑奴儿近等。 ②词的结构:词在结构上根据分段的不同,有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的区别。单调只有一段,多为小令。双调包括两个段落,是由两段乐曲组成一个词调,前段称上片或上阕,后段称下片或下阕。片阕之间是曲调段落间暂时的休止,双调是词中最常见的形式。三叠、四叠分别由三段、四段乐曲构成,都是慢词,词的分段是由乐曲的段落结构决定的,宋朝苏轼的《水调歌头》,上阕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下阕是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③词在句式上的基本特征是长短句,而且句式组合非常丰富,句子的节拍变化多样。句式参差不齐,这与唐诗的工整及严格的格律有着很大的不同。如《雨霖铃》的“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摧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中开头三句为四字,而后面一句则六言,又三言,再四言,可以很清楚的发现宋词句式要求非常自由。词的长短句主要是由配合乐曲的乐句、曲度、节拍所决定,句式的长短变化和句式组合可以非常丰富。 ④押韵。可以换韵,但严分平仄,韵脚较疏。词的押韵要看具体的词牌宋朝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摧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晚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相对应的平仄是这样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⑤宋词的风格可以多样,可以“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气概豪放派,也可以是“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含蓄婉约派。 唐诗抒情特征:①唐诗描写的材广泛而内容深厚: 反映生活广泛:政治斗争、田园山水、边塞风光、普通人民生活,取得的高度的艺术成就。唐诗讲究韵律,节奏和谐,语言精美,诗意醇厚;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众多的流派。诗人辈出,作品众多如著名的诗歌《春江花月夜》,内容则是抒发游子思妇相思离别之情,深刻之处是,把离别相思之情和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及对宇宙人生真谛的探索交织在一起,从而形成了情、景、理水乳交融的幽深而美丽的意境。 ②唐诗在题材上比较偏重政治主题,以国家兴亡、民生疾苦、胸怀抱负、宦海浮沉等为主要内容,抒发的主要是社会性的群体所共有的情感,而最有代表的就是被后人称为“诗史”的杜甫,他的作品是最早而且最全面反映安史之乱所造成的大破坏、大灾难的,如杜甫的“三吏”、“三别”。 ③但唐诗中大多数作品还是重个人情感的抒发,无论是表现玄理还是抒情,都是为了抒发个人情怀。如独立不羁,性情自由的李白就把自己的个人气质融入诗中,形成了行云流水的抒情方式,如他的《蜀道难》、《行路难》等诗作。 ④抒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在体裁上,中国文学偏于抒情,而叙事文学兴起较晚,也较不发达。在唐朝诗歌中,往往采用象征、暗示、隐喻、抒情等艺术手段虚化眼前的景象。比如唐初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全诗无一字关于幽州古台的具体描绘,完全是人生的感喟,心灵的外射和意念的迸发。登高临远,自古幽情,短短二十二字,读来荡气回肠。独立在寂寞楼中,回顾苍茫,缅怀古代明帝贤王风云际会,独恨自己生不逢时报国无门,半世坎坷,满腔悲愤,看不到前途遥遥。孤寂情怀,以质朴苍劲的语言,沉郁雄浑一倾而出,淡尽了六朝脂粉,唱出了盛唐佳音,令人击节悲歌,一唱三叹! 宋词抒情特征:①词是在汉乐府曲调和唐诗格律的基础上加以发展,用五、七言长短参差的句式、变化多端交替迭代的格律和音韵,表达出轻巧尖新或豪放雄阔的意境与缠绵绮靡或慷慨激昂的人生情感。 ②词在题材内容上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描写男欢女爱、相思离别为主,创作出大量的抒情意味更浓的美丽动人的爱情诗,如柳永的《定风波》等多数作品。但其中也不乏和国家、和人民命运紧紧联系着的词,如王安石的词注重抒发自我的性情怀抱,并进一步表现个体人生的感受开始转向表达对历史和现实社会的反思,使词具有了一定的历史感和现实感,如他两首著名的怀古、咏史诗《桂枝香?金陵怀古》和《浪淘沙令》。以及后来出现的爱国词人辛弃疾等名家的羁旅行役之感与抒情的自我化。 ③善于使用铺叙和借景抒情及融情于景的抒情手法,直抒胸臆的较少,间接抒情的较多。如著名的诗句《雨霖铃》,其中的“念去去”三句,点出离别冷落;而去去的具体情况则用紧接的“千里烟波”、“暮蔼沉沉”、“楚天阔”三样景物来加以烘染,以衬托去去的山遥水远,离情的深重,这就是染。又如,“多情自古伤离别”两句是点,点明伤别的时间和气氛;“今宵”三句是染,以“杨柳岸”、“晓风”、“残月”三个具体事物构成凄清意境,以烘托伤秋伤别情怀。 铺叙见长的主要有著名的《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 ,通过描写羁旅行役之苦,表达了强烈的思归情绪,语浅而情深。词章法结构细密,写景抒情融为一体,以铺叙见长。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1a6de92dd88d0d233d46a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