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径仅2.6公里的柯伊伯带天体被发现,这难道就是地球的前身?

时间:2023-10-08 19:14: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直径仅2.6公里的柯伊伯带天体被发现,这难道就是地球的前

身?

川陀太空讯(小伊)柯伊伯带(Kuiper Belt)一直是个神秘的存在,其也称为埃奇沃思柯伊伯带,这里聚集了大量太阳系外围小天体,也是我们太阳系早期行星形成后遗留下的残骸。小型柯伊伯带直径不大,顶多1公里左右,更多是数百米、数十米的大小,柯伊伯带上这样的天体那是不计其数。虽然柯伊伯带存在至今有46亿年的历史,理论也出现了几十年,但没有人发现这些天体到底是什么模样,因为没有探测器前往柯伊伯。

但现在不同了,美国宇航局新视野号探测器抵达了这里,开始对一些尘埃聚集成岩石进行探测。研究行星形成如何利用这里的小天体,如何聚集成巨石、砾石,最后聚集成越来越大的天体。比如小行星、矮行星或者行星。

根据行星的形成理论,我们认为行星形成的时候应该有行星胚胎,这也是NASA在柯伊伯带上的调查目的,寻找是否有行星胚胎存在。当然我们并非希望其形成行星,而是这些行星胚胎到底处于什么状态,以及如何形成我们的消息。在我们的内太阳系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体积较大的岩石或小行星。我们可以研究这些小行星,但它们与遥远柯伊伯带天体不同。最关键的一点是,我们附近的小行星暴露于太阳辐射中,以及变化了数十亿年,行星引力相互作用也使它们的外观发生了变化。

相比之下,柯伊伯带天体更加干净,是原滋原味的太阳系味道。它们是早期太阳系天体,状态真实代表着当时的太阳系形成之初模样。这就是为什么NASA要前往柯伊伯带的原因,这里可以找到更多40亿年前的古老天体。

柯伊伯带是为了纪念荷兰裔美国天文学家杰拉德-柯伊伯而命名的,他首先认为海王星之外还有一个冰冷的天体集群,虽然当时还是假设存在。 第一个柯伊伯带天体在1992年才被发现,之后的20年内,我们不断观测柯伊伯带,现在终于知道那里有超过一千个这样的天体。


当然这是观测到的,那么估计来说,柯伊伯带有超过10万颗小行星、彗星,直径大约100公里,如果直径比这小的天体还有更多,那简直就是不计其数了。

科学家已经预测了柯伊伯带天体的存在,主要直径分布为1千米到几千米之间。它们之间的距离也非常之遥远,令人难以置信的暗淡以至于先进望远镜都无法发现它们。日本国家天文台的 Ko Arimatsu领导的研究小组找到了一种方法来发现柯伊伯带,这就是掩星观测。通过遥远星光的借助,可探测对柯伊伯带进行光谱分析,这和观测遥远恒星周围的系外行星的原理是一样的。

日本国家天文台的科学家在宫古岛放置了两个小型望远镜,监测了大约2000颗恒星,共60小时的观测时间发现了一颗1.3公里半径的天体掩星。有趣的是,这个发现支持了当前的行星形成模型,行星体首先缓慢地生长为数千米大小的天体,然后通过合并、碰撞再形成行星。小望远镜有如此大的发现,意味着项目成本可以很低,其成本还不到大型国际项目预算的0.3%,如果继续观测,有可能发现更多的柯伊伯带天体。

川陀太空认为,根据日本科学家的观测结果,如果这是一个真正的柯伊伯带行星胚胎被发现,它应该处于行星胚胎状态,在太阳系混乱的时期被踢出了内太阳系空间,变成游离在外的小天体。(川陀太空一点资讯独家内容)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32d09a583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e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