诠释柳永《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诠释此词: 在一个和风细雨的春天,柳永久立在高楼之上,在如丝如缕的春风中独自思索着什么。身在异地他乡,更添了几分孤单凄凉之感。 微风拂过他的面颊一丝丝一细细,遥望远天尽是愁,那弥漫着的也好像在天际生起了一片愁云。这样的愁定是人生之大愁,又怎会单单是儿女情长、缠绵悱恻、温婉柔情之愁呢?只因漂泊异乡,才触景生情,思念曾经的爱人,更伤感自己此生的一事无成。春天的景色本是迷人的。春色满园、桃红柳绿,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然而,柳永却用了简短的六个字“草色”、“烟光”、“残照”,写出了他内心中的孤独、苦闷、彷徨、凄婉的千古愁肠。于是从内心深处迸发出“无言谁会凭栏意”,此句既是徒自凭栏、希望成空的感喟,又是对自己前途的渺茫而感到无可奈何,产生了“能与谁人说?”的孤苦之情。 “拟把疏狂图一醉”,柳永真的是想醉吗?真的是他为消释离愁,决意痛饮狂歌吗?我们都知道:“对酒当歌”是曹操《》里的名句。是曹操之愁,曹操为了国家的富强求贤不得而产生忧虑之感。那么,柳永引用他的如此豪放之句,难道单单只为写自己的儿女情愁吗?不是。“拟把疏狂图一醉”他只是借用儿女情长暗自抒发自己胸中的块垒,哪怕只给他一次施展才华的机会。从“拟把”到“无味”,从“粗犷豪放”到“落寞无为”,此时的他仍在为自己的'人生追求而充满着希望。“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尽显词中。此句中的“伊”字,也许让人只想到柳永深爱的女子。其实不然,在古中,“伊”字还有另外一种解释:美丽的女子。而“美丽的女子”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笔下常常是暗寓着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远大目标。柳永以这一借代手法宣泄了内心的痛楚和希望,试想,生在不能直抒其怀的社会现实中是多么的痛苦啊!这是一首流传千古的绝唱柳词,令人回味悠长。 柳永是北宋一大词家,在词史上有重要地位。佳作极多,许多篇章用凄切的曲调唱出了盛世中落魄文人的痛苦,真实感人。他还描绘了都市的繁华景象及四时节物风光,他才情出众,上达天阙,下至黎民,所作的曲词风传天下,连才大如海的苏轼也起一时雄竞之心。柳永一生坎坷,初名为柳三变,因得罪宋仁宗,后来改名柳永(也称柳七),柳永一直科场失意,大约在五十岁时进士及第,一生只做过一个小官,在任时,清廉正直,因在《西江月》中措词不当,惹来当朝丞相嫉恨,上奏宋仁宗罢免了官职。柳永从此灰心流连于烟花之地,与伶人妓相来相往。不是他自绝与上,甘于“下流”。他的词并非下流俚俗,相反有一种才子的放荡不羁,豁达明艳的境界。无论道学家怎么抵毁,也无法改变柳永是北宋一大词家的事实,古时的女子地位之低下,那些薄幸男子功成名就后背弃曾经捐助他们妓的屡见不鲜,而为妓舍弃功名的只有柳永(柳七),“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柳永对妓的爱,换来了妓们的真情与崇拜。晚年的柳永落魄潦倒,身无分文,但他的死却是轰轰烈烈,荡气回肠。妓们每年像亲人一样祭奠凭吊他。“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柳永笔下流传的千古名句,深情宛然可绘……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3944e2e1b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