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时间:2022-04-06 19:04:4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美不自美,因人而彰”——解读叶朗美在意象

【摘 要】是一个复杂的概念。纵观中西方美学史,对美是什么的问题一直争论不休。叶朗将归结为审美意象,这为中国现代美学体系做出了杰出的理论贡献。本文以柳宗元美不自美,因人而彰为命题作为理论切入点,具体分析叶朗运用意象本体论对的阐释,及对当代美学研究中存在的理论弊端问题的解决。 【关键词】叶朗 意象 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叶朗的意象论美学是长期研究中西方的哲学艺术、美学等方面的理论结晶。他以广博的胸襟吞吐中西文化,把握了最具中国民族本土特色的美学精神的理论形态。叶朗以作为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是对中国当代美学研究中的片面化、机械化倾向的摆脱与克服。 意象的概念

意象这个概念成为一个词之前,分别使用在《山海经》中。将放在一个句子中,最早出现于《周易系辞》意象作为一个词最早可追溯到王充的《论衡》里,而正式把意象引入到文学理论中,则始于南朝的刘勰。

刘勰之后,将意象理论作为理论范畴加以考察,可以说是在唐代确立起来的。在宋元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而在明清两代基本趋于成熟,清代的王夫之则提出诗无达志表明诗歌审美意象的多义性特征。

在中国当代美学界,叶朗通过对中西方现当代美学的研究和反思,意象的美学内涵做了最具有中国民族本土特色的理论阐释。一方面,他反对西方的主客二分思维模式;一方面,在继承中国传统美学的基础上,对朱光潜、宗白华先生关于意象理论又予以批判的继承。首先他认为,朱光潜在《诗论》中所用的意象实际上应理解为表象,而诗的境界才应表述为意象。其次,叶朗明确指出,宗白华先生使用的灵境就是意象,而意境;并认为意境意象不是同一个概念。意境意象,但并不是任何意象都是意境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规定性之外,还有自己特殊的规定性。因此,他郑重提出,应该从朱光潜接着讲‟”,要回到中国哲学和美学所具有的那种注重天人合一重体验、美不自美,因人而彰意象论传统,并在《胸中之竹》中第一次提出了美在意象

意象形成的前提

意象,简而言之,就是的有机结合。什么样的才能让人寄之以?当人们欣赏同一处时,为什么引发的又千差万别呢?这就需要在纵深层次上解析形成的前提。

1.具有审美性质的

为什么我们欣赏自然美会选择花朵、月亮,欣赏社会美会选择飞机、摩天大楼,欣赏人体美会选择身材高挑的美女呢?这是因为这些事物本身具有着客观的审美性质。李斯托维尔曾说:审美的对立面和反面,也就是广义的美的对立面和反面,不是丑,而是审美上的冷淡,那种太单调、太平常、太陈腐或者令人太厌恶的东西,它们不能在我们的身上唤醒沉睡艺术同情和形式欣赏的能力。他认为,主体的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交融、契合沟通的。那些平凡的、陈腐的、令人厌恶的,根本不可能激起主体的美感,因而主体不可能进入审美活动,当然也就不可能产生意象。也就是说,审美主体选择的不仅不是遏止消解美感的产生,而是会促使美感的发生,那么这就使得要具有审美的性质。 2.存在于社会文化环境语境下的主体之

同样是花卉,但对于高考落榜的学生来说,再鲜艳的花朵也无法进入他们的审美视野。同是一部《红楼梦》,看法却各有不同。不仅同一对象,不同的审美主体的审美存在个别差


异,而且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下也会存在审美差异。杜甫我昔游锦城,结庐锦水边。有竹一顷馀,乔木上参天,而以后对竹子的描写又有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这些都说明了个人的审美经验的内容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

审美心理结构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历史的产物,它所构成的审美经验是来自社会文化的,由这种审美经验提炼而成的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理想更直接地与一定的社会生活、定的社会价值意识相联系,因而渗透着这种审美价值意识的审美心理经验,必然随着社会生活、文化心理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具有十分鲜明的时代、民族、阶级的情调和色彩。因此,在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下,当具有审美性质的符合主体之,且主体对之进行审美观照并达到了景中含情、情中见景的完整的、充满意蕴的感性世界时,便形成了意象 在中国美学界,曾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是客观的。例如,黄山的迎客松是种客观存在,那么它的美也是一种客观存在。这是错误的。它否定了在历史环境下生成的审美情感的丰富性和差异性。不同时代、阶级、民族的人们对美的看法是千差万别的,这就使得人们无从考证。而叶朗提出的美在意象则解决了这一问题。 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唐代思想家柳宗元在《邕州柳中丞作马退山茅亭记》中有这样一段表述: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于空山矣。在这里柳宗元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思想:只有在审美活动中,通过审美主体的意识去发现(清湍修竹)唤醒它,照亮它,使这种自然之由实在物变成一个完整的、有意蕴的、抽象的感性世界即时,自然之才能够成为审美主体的审美对象,才能成为美。也就是说,清湍修竹作为自然的是不依赖于审美主体而客观存在的,美并不在于外物自身,外物并不是因为其自身的审美性质就是美的(美不自美,美离不开人的审美体验,只有经过人的审美体验,自然景物才可能被彰显出来,就是彰显、发现、唤醒、照亮(因人而彰

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表述过类似的说法有很多。孔子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庄子的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萨特也曾说:这颗灭寂了几千年的星,这一弯新月和这条阴沉的河流得以在一个统一的风景中显示出来,这个风景,如果我们弃之不顾,它就失去了见证者,停滞在永恒的默默无闻的状态之中。

这些表述都是说,美依赖于人的意识,有待于人去发现,去照亮,有待于人的与自然的沟通契合。

关于柳宗元的美不自美,因人而彰这个命题,叶朗将其分为三个层面来理解: 1.美不是天生自在的,美离不开观赏者,而任何观赏者都带有创造性

叶朗认为,美离不开人的审美活动,美在意象。这个意象世界不是一种物理实在,也不是抽象的理念世界,而是一个完整的充满意蕴的感性世界。用宗白华先生的话就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不难看出,叶朗将自然界存在的物理(物)与情景交融形成在主体头脑中的抽象的做了严格的区别。“„向人的知觉的显现,也是人对的形式和意蕴的揭示。当人把自己的生命存在灌注到实在中去时,实在就有可能升华为非实在的形式—— 太阳,作为物质实体的,虽然具有审美性质,但未必能进入审美活动中。太阳在做农活的庄稼汉眼里,是毒辣辣的,不是美的。就是说,作为物质实体的,它只有激发起欣赏者的美感,并使主观情感与之交融形成了审美意象时,才是美的。不同的观赏者会形成不同的审美意象,因此意象包含着人的创造性。即使某一物具有审美性质,若无人欣赏,也不能成为美。美离不开观赏者,任何观赏者都带有创造性。这就是叶朗运用意象论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的第一层含义的理解。 2.美并不是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


叶朗认为,美是客观的,美没有变化,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观点是错误的。这说明不同的观赏者由于个体审美理想、审美趣味的差异,即使面对同一时,也会产生不同的美意象

同样是秋天的枫叶,在不同人的眼里,则有着不一样的情怀。杜牧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不难想象,杜牧以一种悠然闲适的心情欣赏这随风飘洒的枫叶时,心中的枫叶早已变了模样,比那二月的鲜花还要红艳呢!此时的枫叶在杜牧眼里,是一个充满着收获与欢乐的意象世界。而在西厢记中则有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秋天来了,万物凋落,莺莺因爱而感伤,在她的眼里,秋天的枫叶像是被泪水染过一般,是一个充满伤感心碎的意象世界。而在戚继光那里则是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这又是另一种意象世界。在国家存亡的危难之际,他抛开个人情愫,充满着忧国的情思,这里的枫叶又呈现出一种豪迈悲壮的感情色彩。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52990145f0e7cd184253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