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背后的故事——《白求恩大夫》 作者:陈玉恩 来源:《共产党员·上半月》 2019年第6期 一幅广为人知的黑白照片,见证了一段激烈而残酷的抗战历史,也记录了一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对中国人民最真实、最炽热的情感。 《白求恩大夫》这张照片是老摄影家吴印咸拍摄的。1939年10月,在八路军晋察冀军区部队的一次反“扫荡”战斗中,吴印咸随战队采访来到保定市西北部山区涞源县王安镇孙家庄村这座小庙,正赶上白求恩做手术。照片中简陋的手术台,古老的小庙,以及白求恩那严肃认真、沉着冷静的神情,记录了那个弥足珍贵的历史瞬间。 这幅照片以独特的纪实性赢得了持久不衰的生命力,并为后来创作诸多白求恩大夫的文艺作品提供了权威影像资料。 1939年10月20日,原本是白求恩大夫回加拿大的日子。他回国是为八路军募集医疗器械和药品以及办学(指晋察冀军区卫生学校)经费,晋察冀军区司令部为白求恩回国召开了欢送大会。就在这时,日寇集中了两万多人的兵力,对冀西抗日根据地发动了疯狂的冬季大“扫荡”。白求恩听到消息后,立即推迟了回国行程,要求参加反“扫荡”。军区司令部批准了他的请求。他率领战地医疗队,赶赴摩天岭前线,将手术站设在离前线3.5千米的孙家庄村边的小庙里。 这座小庙位于孙家庄村北的山坡上,坐西朝东,是座山神庙。小庙的前梁高不过1.8米,宽3.2米,里面不足10平方米。手术台是用两个药驮子上面架了一块儿门板搭成的。白求恩大夫身穿灰土布军装,挽着袖子,裸露着双臂(因做手术的医用手套已经用完),腰间系着一条白围裙,脚穿露趾草鞋,正在为伤员做手术。 当年,跟随延安八路军政治部电影团到晋察冀抗日前线采访的摄影队队长吴印咸正好赶上这台手术。由于当时没带闪光灯,而且又是在小庙里,给拍摄带来一定难度。过了一会儿,一缕阳光从左侧方向照在白求恩大夫身上。吴印咸心中大喜,随即拿起照相机,按下快门,白求恩救治伤员的感人场景就这样被拍了下来。吴印咸所选择的角度对处理照片主体非常有利,光线的巧妙运用使白求恩的形象从其他人物中突显出来,使这幅照片具有了较强的生命力和厚重的历史感。 1939年10月29日,还是在这间小庙,白求恩为一个叫朱德士的伤员做手术时,左手中指被碎骨刺破。 次日,白求恩和医疗队回到一分区甘河净伤员所,手指的伤口开始发炎、肿胀。他强忍着剧痛,坚持为伤员做手术。 10月31日,白求恩在甘河净伤员所做手术十余例,并给医护人员现场讲课授技。 11月1日,白求恩正准备从甘河净伤员所转赴完县(今顺平县)石家庄子后方医院,发现一个叫吴明的伤员患了颈部丹毒合并蜂窝组织炎。这是一种外科烈性传染病,非常危险。其他医生劝白求恩:“你手指上的伤口还没好,这个手术由我们来做吧!”“我来做!你们当助手。”白求恩大夫和往常一样斩钉截铁。就在他为吴明切开伤口时,带伤的手指受到致命的感染。无情的病菌侵袭着白求恩的血液,高烧像火一样炙烤着他的肌体。 11月2日,在石家庄子后方医院,白求恩忍着伤痛检查了200多名伤病员。 11月3日,因伤势加重,晋察冀军区卫生部部长叶青山安排白求恩留在石家庄子后方医院疗伤。白求恩将伤指包好,又为13名伤员做了手术。 11月4日,白求恩修改军区卫生部巡视团工作报告,又写了一份关于防治疟疾的讲课提纲。 11月5日,白求恩请示叶青山部长到前线抢救伤员。这一天,白求恩的伤指蔓延到整个左臂。 11月6日,白求恩病情加剧。为让他休息,同志们对他封锁了在银坊附近即将展开的作战行动消息。 11月7日,白求恩得知附近爆发战斗,随即带领医疗队赶赴前线,当晚在大坪地村宿营。 11月8日,他们在泥泞中行军35千米,到达距银坊前线5千米的旺家台三团卫生队。此时,白求恩体温已达39.6°C。他命令医生:“遇有头部或腹部受伤的,必须给我看,就是睡着了也要叫醒我。” 11月9日,白求恩左臂肘关节下发生转移性脓疡,左腋窝淋巴腺肿胀剧痛,只能切开排脓。在护士搀扶下,白求恩为伤员检查伤口,并指导医生做手术。 11月10日,聂荣臻司令员得知白求恩病重的消息,要求“不惜一切代价,把白求恩送出作战区域,尽快转移到后方医院救治。”白求恩告别送行的三团团长:“我十二分忧虑的是前方流血的战士们,假使我还有一点支持的力量,我一定留在前方。”下午3时,白求恩转移至唐县黄石口村,林金亮医生赶来抢救。 11月11日,白求恩嘱咐林金亮医生组织一个医疗队,收容黄土岭战斗的伤员,然后完成二、四分区的卫生巡视工作。之后,他给在花盆后方医院养伤的翻译郎林写了一封信,并让人立即送走。下午,他又亲笔给聂荣臻司令员写下了他一生中最后一封书信。信中写道: 亲爱的聂司令员: 今天我感觉非常不好——也许我会和你永别了! ………… 请转告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我在这里十分愉快,我唯一的希望是能够多有贡献! …… 每年要买二百五十磅奎宁和三百磅铁剂,专为治疗患疟疾病者和极大数目的贫血病者。千万不要再往保定、平津一带去购买药品,因为那边的价钱要比沪港贵两倍……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白求恩想到的是伤员,想到的是缺什么药、到哪里去买,哪儿的药品价格最便宜,而唯独没有想到他自己。 1939年11月12日凌晨5时20分,白求恩在河北省唐县黄石口村走完了他生命的最后历程,时年49岁。 《白求恩大夫》这幅照片,最早发表在晋察冀军区政治部画报社主办的《晋察冀画报》上。然而,白求恩生前并没有看到这幅照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白求恩大夫》这幅照片被广泛使用,并作为插图出现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手术台就是阵地》一文中。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6f710159b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