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先育德成才先成人

时间:2023-02-07 05:24:1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育人先育德 成才先成人

一、目的意义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取得了全世界瞩目的成绩。中学生在改革开放中得到了锻炼和教育,他们思想活跃、爱学习,少保守思想,接受新事物能力强。但这一代青少年出生在改革开放的年代,成长在优越的物质环境下,在社会、长的呵护下成长,他们缺少劳动,缺少艰苦的磨炼,因而对自己、对社会认识不深:1、政治意识淡漠,认为政治与己无关,少谈主义,多讲实际。2、部分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偏离,只讲个人,不讲集体,只讲利己,不讲社会责任,只讲自由,不讲纪律。3、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高消费现象比较突出。4、部分学生道德行为不美,存在“骄、娇”二字。5、部分学生不爱劳动,传统美德水准下降,是非观念不强,个别甚至出现偷盗、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6、心理素质较差,意志薄弱,对生活缺乏足够的认识,战胜挫折缺乏勇气。 在当今的社会变革过程中,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呈现出多元化,社会影响积极作用和消极并存,年轻一代受到的是来自四面八方各种思潮的冲击,处在一种迷茫困惑之中,也使学校德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遇到严峻的挑战。更多的学校把精力放在学生的成才上,而忽略了学生的成人。成人教育和成才教育是一个水载舟的关系,成人教育形如水,成才教育形同舟,水来了才能载舟,没有水何以行,反之即使孩子的成才教育成功了,可这个过程中却忽略了成人教育,结果孩子虽然成了才,却变成一个品行极端出格的人,自私自利,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对于社会科学而言,品行不端的人是肯定成不了大器的,对自科学而言,其成果与人性品德的关系似乎很少,但现代科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已与人性活动分不开了。没有一个很好的人品行为的人自然也难担重任,甚至会走上歪门邪道。故树立“先成人,后成才”的观念。





三、计划及内容

1、理解成人与成才的含义。 1)什么是成人?

成人的含义有三:

一是生理学意义上的成人,即长大成人,以青春发育完成、生理上成熟为标志,多在18岁以前完成;

是心理学意义上的成人,即懂事了,以认识能力的发展和意向态度的发展,理上成熟为标志,如认识能力的发展,指感觉、知觉、记忆、注意、思维等品质逐渐走向高级层面,意向态度的发展,指态度、兴趣、情感、需要、意志等品质逐渐走向完善。所谓智商、情商的协调统一。心理上成熟没有一个统一的年龄标志,有的人可能1718岁就很懂事了,有的人可能30多岁了还让人感觉很幼稚;


社会学意义上的成人,即独立走上社会了,以能够承担一份社会工作及相应的社会责任,可以自己养活自己甚至养活父母为标志。这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年龄标准,有的人可能18岁高中毕业就走上工作岗位,挣钱养家了;有的人可能大学毕业后才有职业和收入,才算独立;还有的人可能终生都在父母的羽翼下生活,不愿长大,出现了抱大的一代”“啃老族,由文化向文化转变,这些都表明了当代人对社会角色及社会责任的一种态度。这可能与独生子女的生活环境有关。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也反映了人的成长与成熟的关系。 2)什么是成才?

关于成才,理论上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现实生活中,有一个不成文的标准——高考分数,状元是人才,考上北大清华的是人才,考上重点大学的是人才,拿了硕士、博士文凭的是人才。照此标准,卢拉、卢武铉、姚明、丁俊晖、韩寒、莫言等等风云人物都将被排除在人才之外了。因为原巴西总统卢拉只有小学文化,原韩国总统卢武铉职业高中毕业,篮球巨星姚明体校毕业,台球神童丁俊晖小学都没有毕业,青年作家韩寒读到高一就休学了,诺贝尔奖获得者莫言小学五年级便辍学了。有细心的人做过统计研究,中国历代杰出人物几乎找不到状元们的身影,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在政治、经济、科研、文化艺术等顶层人才榜单上也找不到曾经的状元们的名字。可见,以考试分数论英雄,以文凭高低判定人才的标准是多么的荒诞不经。

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这里所说的成才,是指学校教育应该让学生学会一技之长,当学生们走出校门后能够凭此独立生活,能够凭此承担家庭义务,能够凭此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他们可以是各个领域都有所贡献的全才,也可以是在某个方面独领风骚的偏才;他们可以是正规大专院校培养出来的学者、专家,也可以是在工作生活实践中打拼出来的实干家;他们可以是时代的弄潮儿,也可以是麦田的守望者。依据这样一个标准,我们会发现学生个个都是人才。 2、成人与成才的关系

欲成才,先成人;成人第一,成才第二。 成人是成才的基础,成才是成人的归宿。

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们应该要求自己:做真善美的追求者——成人的目标。

3、培养学生明辩是非的能力

现实中的道德价值取向是多元化的,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以至培养学生明辨是非,树立正确道德价值观是及其重要的,学校作为社会的主要净化机制之一,重要地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平时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注意发现自己孩子对社会现象的评价,帮助他们理解事情的表面现象和本质特征,在生活中不断指导与帮助,逐步养成学生良好的明辨是非的能力。 4.培养学生爱护他人的性格。

“爱满天下”“情满人间”,情至真,爱至深,是我们做人的典范。没有爱就没教育我们要牢记陶行知“爱满天下”的教导,要以自己的言行感召学生,养学生的一颗爱心,在集体生活与朋友交往中,我们要教育学生要珍惜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情谊,善待生活,要与同伴团结友爱,这样就会融入班级,融入集体,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77de36f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b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