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楼 曾巩

时间:2022-07-10 04:01:18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西楼 曾巩

这是一幅海上风雨图,气势磅礴。钱钟书先生称曾巩的绝句“有的风

致”,从这首诗就可以看得出来下面和小编一起赏析一下曾巩这首《西楼》!

西楼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释】

1西楼,即诗中的朱楼,它依山面海。②钩珠箔,把帘子挂起。 2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疏箔】用芦苇或柱子编成的帘子,有缝隙可通风。 【译文】

在海浪声声北风吹起雷雨即将来临之际,我在朱楼上钩起了窗户四面垂挂的疏帘,准备躺着看急雨冲刷千山的壮美场景。 【试题】

1.本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诗的前两句从什么角度来渲染这种景象?(2)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简要赏析。(2) 3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画面?各从什么角度描写的?(4) 4、诗的三、四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内心世界?请简析。(4) 【参考答案】

1.(1)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的壮美景象。

(2)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浪卷、云涌、风吹、雷鸣,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 气势。

2.(1)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


(2)暴风雨将临,按常理本当关门闭户躲避,诗人却反而高挂起帘子,打开窗户,为的'是能饱览“千山急雨来”的壮观景象。

3、首句从视觉角度描写了一幅海面辽阔,海浪拍岸,如云翻卷去而复回的壮美画面(2分,角度1分,画面1);第二句从听觉角度描写了一幅北风劲吹,雷声轰鸣,山雨欲来的雄浑景象。(2分,角度1分,画面1)

4、暴风雨将要来临,按常理本应当关门闭户躲避,而诗人却把楼四面窗户垂挂的疏帘用钩卷卷起,敞开窗户“卧看”“千山急雨来”的壮观景象,(2)表达了诗人雍容的气度、力求上进,欲有所作为的内心世界。(2) 【赏析】

首先写道:“海浪如云去却回。” 诗人观看点在西楼上,所以,这一句主要写了西楼前面的景色。“却”即退,退回。这一句的意思是说,海浪像云一样高耸,去了又回来(海浪汹涌澎湃,撞击海岸,去而复回)。“海浪如云”这一比喻,不但描写了海浪的似如云朵一样白,而且更突出了海浪之高,气势之大。“去却回”是说海浪撞击海岸的力度很大。在写作方法上,诗人将静态的形象和动态的力度结合起来,突出了风雨来临之前海面的壮美气势。 接着第二句写道:“北风吹起数声雷。”“数声”即几声。意思是说,北风吹起时又传来几声雷鸣。这一句是从听觉角度来写的。诗人通过声音的描写,突出了风雨欲来之前的情景:北风卷过,响起了“数声”雷响。这样,不但增添了海浪赫然的声势,提高了海浪壮美景象,而且也预示着疾风暴雨即将到来。其中,“吹起”二字很有力度,突出了北风的威力之大,也暗示了即将出现“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景象。

第三句接第二句一转写道:“朱楼四面钩疏箔。” “箔”是用苇等织成的帘子。“钩疏箔”即把帘子挂起。诗题“西楼”即就是指“朱楼”。这一句的意思是说,红楼的四周都卷起帘子。风雨即将来临,本应该放下“箔”,而诗人却要敞开朱楼四面窗户。这一逆情悖理性动作,不但激发了读者的兴趣,更易于引起读者深入思考,同时,为后面表现情感做了有力的铺垫。诗人在这不可理解的行为方式中,自然蕴含着独到的思想情感。

所以,诗人最后写道:“卧看千山急雨来。” 意思是说,()卧在楼上看着千山中急速暴雨的来临。这一句不但回到了上一句“朱楼四面钩疏箔”原因,解除了读者的疑问,也集中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豪情。诗人要看“急雨”来时的情景,感受别样的自然威力。可以说,诗人对这样的境界的追求,正是诗人开阔的心胸、力求上进、欲有所作为的思想表现。其中,一个“卧”字,不但表现了诗人雍容的气度,一种积极面对风云变幻的情怀,也表现了诗人闲情逸致的情趣美。这与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就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艺术上,首先,动静结合,以静衬动。其次,诗情跌宕有致,娓娓道来。再次,用词很妙,表现很有力度。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8876c1a20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