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月球奥秘》活动设计 活动目的 1、初步了解月球的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培养科学探索精神和人文精神。 2、继续学习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获取资料的方法。 3、学习用科学的语言条理清楚地介绍科学现象。 4、展开想象与联想,进行写作练习。 活动重点: 1、学习搜集资料,整理资料。 2、了解与月球有关的科学知识和文化内涵。 活动设想:分两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分为“月球专家组”和“月球艺术家组”两大组,分头搜集有关月球的科学知识和文化知识,并分类整理。推举主持人和代表若干名。 第二阶段:展示阶段。课堂进行,由各组主持人和代表展示活动成果。 活动媒体:多媒体课件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播放歌曲《弯弯的月亮》,导入。 月亮,地球的近邻,人类的朋友。千百年来,人类总是对她怀着深切的向往。读了《月亮上的足迹》一文,相信你也会对这颗星球产生更大的兴趣,想要揭开她更多的奥秘,了解自古以来人们赋予她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北宋大文学家苏轼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今天,让我们对这颗神秘的星球,也进行一番追问。 2、播放“阿波罗11号”发射及登月视频片断,让学生感受科学的魅力。 3、活动安排说明。(活动分月球专家组和月球艺术家组两大组,共三站。以下为学生活动) 二、第一站:月球探秘 1、月球不是行星,它是地球的卫星 2、月球环境:无水,无声、无光、昼夜温差大 3、月貌(月球地貌) 4、月相 (展示图片:月相的变化) 5、月食(图片展示:月食过程、月食景象、月食形成示意图) 6、潮汐:月球对地球的影响 (展示潮汐图片——我国最有名的钱塘江大潮,十分壮观,吸引着许多人前往观赏) 7、人类探月情况 (图片展示: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舱,月球车,月球轨道器,以及“阿波罗”11号宇航员奥尔德林迈出登月舱,奥尔德林在美国国旗旁留影,人类在月球上留下的脚印图) 8、中国探月计划---嫦娥工程(主持人:近几年,中国的探月、登月计划受到世人的关注,但依然掩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中国人何时在月球上留下第一行脚印,在这里插上鲜艳的五星红旗?何时建立月球基地?这都成了许多人急切想知道的问题。)介绍“嫦娥工程”。 9、月球的开发 10、月球的几大谜团11、天文知识知多少 为什么天文台大多建在山顶上? (地势高、视线好、便于观察) 为什么天文台观测室大多为圆顶? (观察面广,便于确定位置) 古代和现代常用的天文观测仪器你知道哪些?(古代有:浑仪、日晷、沙漏、天体仪等,现代有:天文望远镜、射电望远镜、哈勃望远镜等。 请分别看图片,认识一下这些天文仪器) a 三、 第二站:月亮文化 1、带月的词语,你能一口气说出多少 2、月亮的雅号,你能说出多少 3、与月亮有关的神话传说,你能讲多少 (主持人语:皎洁的月亮曾引起多少孩子的幻想,那嫦娥姑娘更是孩提时夏夜下萦绕在耳边的神奇传说,下面请大家一起聊聊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吧) 中国关于月亮的神话,最早载于《山海经》,《楚辞》,《淮南子》等古籍中。 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月亮的传说和神话,其中最有名的是: 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朱元璋抗元起义等 (1)神话故事《嫦娥奔月》表演 (表演结束后,播放flashMTV《嫦娥奔月》。) 主持人小结:嫦娥奔月的传说为什么能流传至今、久盛不衰呢?因为它赞美了后羿和嫦娥,符合人们对美的追求,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的不懈探索和坚强意志。人们对嫦娥奔月的故事做了很多加工,修饰,使嫦娥的形象与月同美,使之符合人们对美的追求。 (2)神话故事讲述:吴刚伐桂 (主持人讲,也可请同学讲述) (3)民间传说讲述:朱元璋起义(月饼的由来) 4、话月亮习俗(中秋节的来历) 5、诗歌中的月亮 (主持人语:千百年来,面对美丽的“夜光”,能不引起迁客骚人的真挚情感吗?下面请欣赏诗朗诵) 6、赏月佳对 (两位主持人对对子) 7、猜月谜活动 8、歌曲中的月亮(教师) 大家知道哪些与月亮有关的歌曲?能否给大家唱上一段?(学生唱,也可播放歌曲片断) 9、名曲中的月亮(教师分别播放名曲片断) 外国名曲:贝多芬的《月光曲》 中国名曲:《春江花月夜》 《汉宫秋月》《平湖秋月》 《花好月圆》 《二泉映月》 《月光下的凤尾竹》 四、活动小结 1、我的活动收获 2、我的思考: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为什么仍然喜欢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民风民俗和文艺作品? 五、教师小结。 六、布置作业。 1、以“我在月球上的一天”为题,发挥想象,每人写一段话,进行故事接龙。看谁想象最丰富、最合理、接得最自然! 2、整理材料(笔记),准备迎接“月球知识擂台赛”。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8a7a3fbdc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a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