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气歌中十二个典故

时间:2024-03-11 21:46:17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正气歌中十二个典故

《正气歌》是唐代诗人文天祥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首崇高的爱国诗篇。诗中使用了多个典故,表达了文天祥对祖国的忠诚和对民族的自豪。以下是《正气歌》中的十二个典故及其拓展:

1. 天地有正气:这个典故出自《孟子·滕文公下》:“孟子曰:‘满招损,谦受益。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这个典故强调了天地的浩然正气,而这种正气也体现在人类之中。文天祥在这个典故中引用了“天地有正气”,表达了他对祖国的忠诚和对民族的自豪。

2. 漙池之会:这个典故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王与秦王漙池之会,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皇含着泪说:‘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赵王鼓瑟。漙池之会是战国时期赵国和秦国之间的一次外交活动。在活动中,相如机智地化解了赵国和秦国之间的矛盾,表现出了他的机智和勇敢。文天祥在这个典故中引用了“漙池之会”,表达了他为国家化解矛盾、抵御外敌的决心。

3. 岳母刺字:这个典故出自《宋史·岳飞传》:“初命何铸鞠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岳飞背上有“尽忠报国”四个字,这是岳母在他背上刺的字。这个典故表达了岳飞对祖国的忠诚和对母亲的感激。文天祥在这个典故中引用了“岳母刺字”,表达了他对祖国的忠诚和对民族英雄的崇敬。

4. 豫让击衣:这个典故出自《史记·刺客列传》:“豫让曰:‘臣


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豫让是战国时期晋国的一位刺客,他曾经为智伯报仇,杀死了智伯。豫让在故事中表达了他对智伯的忠诚和报仇的决心。文天祥在这个典故中引用了“豫让击衣”,表达了他对民族英雄的崇敬和对国家的责任感。

5. 刑天舞干戚:这个典故出自《山海经·海外西经》:“刑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于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刑天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个神祇,他失去了头部,但仍然顽强地战斗着。文天祥在这个典故中引用了“刑天舞干戚”,表达了他对民族英雄的崇敬和国家的尊严。

6. 桓公读书:这个典故出自《庄子·外物》:“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佐之,有间,桓公复问:‘汝亦知夫?’轮扁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桓公在堂上读书,轮扁在堂下砍削车轮,他放下椎凿,帮助桓公,桓公问他:“你也懂得这个道理吗?”轮扁回答说:“我所追求的,是道,已经超越了技术的范畴。”文天祥在这个典故中引用了“桓公读书”,表达了他对道的追求的崇敬。

7. 孟母三迁:这个典故出自《三字经》:“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孟母是中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母亲,她为了孩子的教育三次搬迁,最终让孩子成为了一位伟大的人物。文天祥在这个典故中引用了“孟母三迁”,表达了他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和国家的培养。 8. 项羽之死:这个典故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8c20fbc30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e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