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看电影吗? 一个城市市民文艺素养的提高用什么判断?如果,这是一道选择题:答案一是电影院的兴旺,答案二是剧场的兴旺。我毫无疑问会选后者,这不是非此即彼的定论,只是对现今两种较为主流的文艺消费形式的比较。 这篇文章我很早就想写了,也是对于自己多年的“影院工作经验”的一次总结。但是,真正让我落笔的契机则是最近第五块中国巨幕落户南宁。一时之间,看巨幕成为了南宁人最流行的话题,如果你去了别的影院看电影,又一不小心PO到了微博等地,评论的第一句“看什么XX,去沃美看巨幕”。我可以很明确的说:这件事情“激怒”我了。 我暂且偏离主题,谈一下我的观影习惯。我个人向来是不好3D这一口,尤其是国产3D,这在很多“自尊心很强”的中国人来看这是崇洋媚外。但是,事实上证明中国的3D水平的确远低于“外国”。其次,我个人是非常抵制“后制3D”,我认为这是出于商业利益的一种粗暴的掠夺行为。再者,偏好文艺片的我实在是找不到爱好3D的理由,看与不看3D无关我对一部电影的理解,剧情的好与不好就在那里。 在我看来,在南宁这个城市,看巨幕的人有百分之七十跟到电影院叫嚷着无论什么片子都要看3D的人一样,只是凑热闹而已。对于什么是3D,什么是IMAX,什么是中国巨幕,他们是非常的无知,更遑论比较中国巨幕与IMAX的差异。 我也不是专业人士,对于这些感慨也源自于大学时代就开始的影院兼职生活的体会。就为所知道的,IMAX即Image Maximum的缩写,从英文的字面意思上理解就是影像最大化。IMAX是有独立知识产权,是加拿大IMAX集团研发,标准银幕尺寸为22米宽、16米高。IMAX对片源需要严格的筛选,并需要经过DMR技术转制,即是通过数字原底翻版转制技术,把普通的35mm底片通过独家技术扫描,冲印到70mm底片上。换句话说,就是不是什么片子都可以制作成IMAX的。 中国巨幕,首次正式面向公众,影院就赋予了DMAX的英文翻译,即是Digital Maximum,数字最大化;这个名号却不被研究中国巨幕的中国电影科研所所长杨雪培认同。他自言:“我们的目的不是和IMAX竞争,DMAX这名字只是符号,我不主张非要起‘××MAX’这种名字。我们强调的是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放映系统,将来别的影院巨幕系统也许还有其他的叫法。”中国巨幕是不可避免地与IMAX发生竞争,而且我相信研发的目的就是打破IMAX的技术垄断,它的低价也可以证明;而这段话更有意思的是“中国自主知识产权”几个字。IMAX是凭借其技术垄断市场,要打破这种技术垄断那必须研发更新的技术与之较量,这件事情也不仅仅是发生在中国。但所谓“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确引起了很多人的质疑,目前中国巨幕没有公开的技术信息,也无专利,这套自主研发的巨幕放映系统是通过多家公司提供的放映设备整合而成。杨雪培也不得不承认巨幕系统中的放映机和服务器还必须依赖进口。 中国巨幕与IMAX竞争的优势:一是无片源限制,通俗说来就是什么片子都可以看到巨幕版;其次,价格低;再者,亮度高;音响官方说法是采用11.1声道,至于效果就个人评断了。事实上,到目前为止我没有看过巨幕;以上的资料也是来源于网络的介绍,所以我无意于评断孰优孰劣。有些话应当客观来说,IMAX诞生之初也遭遇到了很多问题,这个成就也是建立在逐步完善的基础上,我相信IMAX也还在不停地研发中。对于国产的电影技术研发,我们应当鼓励,大国要崛起,电影技术也得跟上。 以上这些对于IMAX与中国巨幕的介绍对于很多人来说无疑是“听天书”;我可以直言南宁这个城市的市民文艺素养还很低。且不说IMAX与中国巨幕,有那么一部分人单纯地认为3D效果是由影院控制的,按一个按钮就是3D,按另一个按钮就是2D。每一次有人问我为什么没有3D电影放,我就会直接回答他:“因为没有导演拍。”阿凡达热映后,这种现象达到了泛滥的程度,几乎每五个人里就有这么一个“不懂事”的。 中国的电影技术与外国相比,的确很多地方让人失望,最被人攻击的就是3D技术。今年还引发了一个现象,就是利用3D赚票房。在此之前,中国的3D技术如何受到影民的质疑,大多人还是会持有一个鼓励的态度,毕竟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但是,《画皮2》的上映寒了我的心。对于一个推崇电影本身多余推崇3D技术的我来说,《画皮2》是彻头彻尾地抢钱,通过低劣地电影技术榨取影民的钱财,这无疑是将影民往盗版的路上去推。 在文章之初,我就表明自己 历来对后制3D抱有一种敌视,《画皮2》无疑是让加深这种敌视。《画皮2》已经下映了,其票房成绩大家有目共睹,但是我想问一问《画皮2》的观影人次呢,它的观影人次是否也是超越了《让子弹飞》等片。 一个电影是否赚钱,总票房是衡量标准;那么一部电影的观影人次衡量了什么?当然观影人次里的观影目的,也很值得考究。 一个人为什么会去电影院看电影呢?第一,肯定是为了看电影看电影。第二个最大的原因就是“谈恋爱”,这里的“谈恋爱”是泛指,也就是正常男女朋友、夫妻的约会方式,但也包括不正常男女朋友。在南宁,还有一种交叉目的就是炫耀,看电影虽然是一种中等消费方式,但由于其带有文艺性质,往往很多人通过“请人看电影”这种方式炫耀自己。 相对于南宁电影业的发达,剧场显得尤为“可怜”。一些职业舞团是无法通过剧场演出养活自己的,达到收支平衡还是由于他们在南宁颇具知名度。一些儿童剧更是寻求与企业合作,通过福利发放的形式将观众聚集到了剧场里。今年,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打牌歌星接二连三地在南宁开唱;与之相比,很多全国知名的舞台剧却从不在南宁开演。在南宁目前的氛围下,“真正买票”进入剧场的观众的目的来得比看电影单纯,他们就是纯粹的欣赏。 有时候,电影也需要返璞归真,技术只是一种辅助,更重要的是电影本身的剧情,演员的演技,导演的铺排等。电影院这个地方是无法满足真正的电影爱好者的。出于电影院自己的盈利目的,小众电影当然是要给商业大片让位。我们,也只能照顾好自己的个人文艺素养,真正看电影的人就躲在家里,至于南宁的剧场也在某一群人身上“火”着。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a42240516fc700abb68fc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