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节的古诗五首诗词 端午节,即端五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起源于古代中国民间传说中的屈原。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为祖国的安定发愁,终因丧失望而投江自尽。为了不让他的精神归于尘土,人们便每年的端午节都要划龙舟、包粽子等活动,以纪念屈原和他对祖国的无限热爱。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历史上,不少著名的诗人都曾写过关于端午节的诗词,其中尤以五代诗人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的《临江仙·满江红·唐》、宋代愚公移山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明代文学家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清代道光皇帝的《百日维新·照九龙山慈航观舟次题壁》以及辛弃疾的《一剪梅·舟过吴江》等五首诗句最被人们传颂和欣赏。 《临江仙·满江红·唐》 龚自珍的《临江仙·满江红·唐》中流露了人们在端午节日的热情和活力,他写道:“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诗中,龚自珍以情感的方式表达了对祖国的忠诚之心,同时也表现了对端午节的神圣感恩之情。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愚公移山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诗人回忆起前一年的端午节,在他的梦境中,他仿佛看到了龙舟比赛,他写道:“雄英辈连百余艘,皆漾红旗招斗牛。子胥早点传语渔,无为股肱宁莫求。” 诗人用梦境的形式表现了他对端午节的热爱和牵挂,也表达了他对家国的祈愿和希望。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是端午节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首诗。诗人在诗中写到了自己对于历史的追思、对于异乡的怀念、对于宴会的期盼和对于端午节的寄托之情。他以悲喜交织、追忆往事的方式,表现了人们在每到端午节时的感情、境遇和生活。 《百日维新·照九龙山慈航观舟次题壁》 《百日维新·照九龙山慈航观舟次题壁》是清代道光皇帝所作,他在诗中写道:“胜事没烟霞,莽陵江水自潺潺,别有声音植竹江。欲点风帆过上流,双龙难卷空池云,影响留香无断肠。” 诗人可以被视为一颗为国家改革献身的明星,他用诗歌表达了对于祖国和子民的献身和无限怜爱。 《一剪梅·舟过吴江》 辛弃疾的《一剪梅·舟过吴江》是表现了他对于江南美景的喜爱,也传递了关于端午节的诗意。他写道:“未到吴淞天,庐州乘胜归短船。人间事已无大小,孤独身先觉。谩言春色都如旧,也与儿时一梦。长空暮雨翻空碧,暂泊东篱菊!” 辛弃疾把诗句中的“东篱菊”置于诗的结尾,表现出了他对于江南美景的喜爱之情。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a53497266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d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