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诗】《闻砧》孟郊唐诗鉴赏 【原文】 文砧 杜鹃声不哀,断猿啼不切。 在月亮的铁砧下,内脏是独一无二的。 杵声不为客,客闻发自白。 杵的声音不是衣服,你想让流浪者回来。 【赏析】 铁砧声的特点是“悲伤”和“切割”。每当萧秋流连,月夜皎洁,铁砧杵刺入寒风,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然而,为了突出铁砧声的哀伤,诗人并没有从前面开始,而是首先用两种著名的哀伤声作比较:“杜鹃声不哀伤,断猿的叫声不斩断。”布谷鸟的声音是悲伤的。李白的诗《宣城见杜鹃》中写道:“蜀闻杜鹃,宣城见杜鹃。一呼一断回肠,三月三巴。”秭归是布谷鸟,听起来很凄凉,像“不想回去”,这最有可能引起吉律的忧郁。然而,与铁砧声相比,诗人说它“不悲伤”。破碎的猿指的是一只破碎的猿。《世说新语·废黜》中写道:“桓公入蜀时,三峡有猿。他母亲在岸边哭泣,走不到一百多英里,于是他跳上船消失了。当他看着自己的肚子时,肠子都碎了。”荆州的渔歌还说:“巴东的三峡很长,猿猴唱了三次,眼泪碰到了衣服。”杜甫还有一首诗:“风猛,天高,猿哀。”“听猿叫三次。”(秋天的八首歌)这是猿的哀鸣。“这里说的不是切割”。事实上,这并不是真正的“不悲伤”或“不切割”。这是为了发出铁砧声。 铺垫已足,诗人便纵笔描写砧声。这时诗中主人公远游他乡,月下徘徊之际,忽然阵阵砧声,传入他的耳畔。他不由一惊:“月下谁家砧?”这声音好凄苦:“一声肠一绝。”本来杜鹃声、猿声皆令人肠断,然而对一个经常涉水登山的人来说,已经司空见惯,无动于衷,唯有这月下砧声,才能撩拨他心中的哀弦。于是下文转入自我愁思的抒发。 以下四句“杵声”主要是写下你的主观感受。所谓“客”和“游”指的是诗中的人物。孟郊以他的《游子颂》而闻名。他的“母爱的线,流浪的儿子的外套……谁说寸草心,报三春晖”,已经流行了几千年。他还写了一首题为《游子》的诗:“玄操住在殿的台阶上,游子游到天涯海角。”这也是事实。在这里,“客人”和“流浪者”都反复强调在另一个国家做客的意义。是的,“杵的声音不是客人”。它是生活中的一种客观存在。捣固的女人挥动捣固棒并不是为了让流浪者担心。虽然铁砧的声音是无意的,但听到它的人有一颗心:“客人听到并坦白。”听着铁砧的声音,我的头发禁不住担心起来。一些古代妇女敲打衣服送人,所以唐代陈玉兰的诗《送夫》说:“一行信,千行泪,冷到国王身边,没有衣服?”云:“杵的声音不是衣服。我想让流浪者归来。”这是一代服装捣乱者的想法,这意味着她不想在这个时候给一个流浪者送衣服,而是想让他听到铁砧的声音,引起乡愁,然后很快回来。言辞笔直温柔,感情深厚。最后两句话清楚地说“杵声不是客人”,但这里实际上说杵声是为流浪者而发出的,即“客人”,语言似乎是矛盾的。事实上,这是重复的。前两句是关于流浪者的,后两句是从反面写的(思考女性),它从多个层面和方面描述了铁砧声的痛苦。 这首五古不雕章琢句,而是以质朴的语言,倾诉胸中的感情。同是咏砧,同是写游子,但作者能独辟蹊径,自出机杼,写得真挚感人。诚如苏轼《读孟东野诗》所说:“诗从肺腑出,出?愁肺腑。” [作者简介]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早年生活贫困,曾周游湖北、湖南、广西等地,无所遇合,屡试不第。贞元(785~805)中张建封镇徐州时,郊曾往谒。46岁始登进士第。后东归,旅游汴州(今河南开封)、越州(今浙江绍兴)。贞元中任为溧阳尉。在任不事曹务,常以作诗为乐,被罚半俸。元和(806~820)初,河南尹郑余庆奏为河南水陆转运从事,试协律郎,定居洛阳。60岁时,因母死去官。郑余庆镇兴元,又奏为参谋、试大理评事。郊应邀前往,到阌乡(今河南灵宝),暴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诗与韩愈并称“韩孟”。有《孟东野诗集》。更多古诗词赏析内容请关注“小学生学习网”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b3afc0e29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