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皓首学术随笔 何满子卷》有感 初看到这本书,是被它质朴的外表所吸引:素白的封皮包裹着一抹青色,上面随性的签着诸如季羡林、吴冠中、吴小如等一类文学大家的名字。粗略一翻,发现是各种杂评和随笔,不禁觉得十分有趣,等事后读起来,才发现完全如题目一般,虽是随笔,却含括了浩瀚的学术。 先前并不了解何满子其人,也没有读过他的任何文章,但通过他的自序和治学简述,渐渐地一个谦虚慈祥、头脑睿智的老者形象便一点点浮现在我眼前。享年91的何满子先生,在其跌宕起伏的一生中,经历了新中国成立、文革、改革开放等等不同的历史阶段。为了更好地成为历史和时代的见证者,何满子先生选择成为了一名新闻工作者。在报社撰写文稿构成了他生活和学术研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我认为这也为他今后成为一名优秀的学者和杂家积累了丰富的阅历。 本书分为四卷:卷一“世相文心”主要摘录的是何满子先生早年发表在报纸杂志以及后来出版的书籍中的时事杂评;卷二“杂览谈片”是其阅读历史书卷的所思所感;卷三“涉世阅人”为作者对友人的评价与追思;最后卷四“序跋选集”则是作者各著作及为他人著作所撰序跋的摘选。 通观此书,看似杂乱无章,只是一些杂文杂段的拼凑,但其实每一篇文章就像是一片小小的叶子,看似平凡无奇但其中脉络清晰无比、严谨有据,汇聚起来早已枝繁叶茂,散发着博奥的气息。 然,正所谓是随笔,一个“杂”字贯穿始终。总结为“四杂”:其一,何满子先生自小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所学也都是有家塾聘请的教师授业,故知识体系之杂;其二,后来在进入工作岗位,先后从事新闻编辑、记者、大学教授等职务,期间还对音乐研究颇为丰富,故生活阅历之杂;其三,从最初的《段氏字学平议举隅》到后来的《鲁迅去全集》再到之后的古今中外,何老一生所阅书籍之杂;其四,对于小说戏曲,历史古迹,现代文学等等多领域的治学之杂。但我觉得通过一篇一篇妙语连珠,文笔条理清晰的文章,展现给读者的并非杂之粗浅,相反,是杂中有细,杂而更精何满子先生所谓的“所储知识杂乱无章,所作亦不守珍畦”实在是一种自谦。 我一直认为,能被后人称为杂家,是一种很了不起的赞誉。因为称得上杂家的人,所学所思所见所闻必定远胜于他人。与专攻一类学术研究的人相比,我更佩服杂家们的知识与阅历。虽然不是最精,但形形色色都有涉及;虽然不是最细,但方方面面都有见解。唯有这样的人,才能被后世封为杂家。 书中,我最喜欢“世相文心”这一卷。他们那一代人,经历的是一个世变迅捷而又残酷的时代。经历过文革的一代人,尤其是文人墨客,精神和身心上都或多或少地留下了时代的烙印和创伤,因此伴着那个时代世风、文风、学风的文字,无疑不是那一特定历史时期时代和文化的缩影,折射给我们的是一种警示与震撼。我认为何老所写时评的精髓在于:表面顺应的时代的潮流和当权者的主流思想,实则包裹的是自己对文字和学术始终如一的热忱。其中一篇文章让我印象尤为深刻;这是一篇1998年的文章,写的是“文学的人民中心之沦陷”。我很赞同何满子先生认为的“当创作主体依附于权力,听命于权力意志,丧失了自己的独立判断时,生命便枯萎了,文学变成了官样文章。当官样文章成为文学主流,权力主宰了文学时,文学变死亡了”的观点。当主流文学成了权力集团巩固自身权利的政治工具时,一个社会将面临的是精神上的凌迟。自古至今,从古代的文字狱到后来的文革,一旦权力开始控制并虐杀人民的思想时,也就无疑是将整个民 族推进了深渊。反观现如今,在没有了主流的限制与迫害时,愿意去说真话讲实情,愿意静下心来探究文学的人反倒越来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追逐着时代的潮流,趋附着浮夸现象写作的人越来越多了。在动荡年代,不甘做思想奴隶的人流血流泪也要挺直腰板;在安逸年代,甘愿做思想傀儡的人却早已忘了自己的初心。这又何尝不是一种讽刺和悲哀呢。 有的人读书,是在书中找到心灵的寄托;有的人读书,是通过别人的故事去丰富自己的故事。阅读此书,我最大的收获便是认识了何满子先生,在渐渐了解了其为人的同时,也反观自己做人的不足以及对于学习的态度。何老说:“自惟平生读书述作尚不懈怠,惜才力谫陋,年华的黄金时代又遭弃废,遂研究无成,所作亦无补于世,良可慨已。”然就连何老都慨叹自己“岁月蹉跎,至老无成”,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再碌碌无为呢?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c0232fb4028915f804dc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