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来历和习俗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雏鹰广播站现在开始广播了!我是五(7)班的播音员韦嘉福,今天播报的内容是《重阳节的来历和习俗》。 同学们,今天是农历九月九日,你们知道九月初九是什么日子吗?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月日并阳,两九相重,所以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了。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重阳节的习俗: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登高: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统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吃重阳糕: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 “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仿他,于是有重阳赏菊的习惯。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相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盛行。同学们,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新中国成立后,它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到了这一天,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感受祖国大好山河的美景。 古往今来,也有不少伟人是我们敬老爱老的榜样:如恩格斯的父亲死后留下大笔遗产,可恩格斯的弟弟却蛮横地要恩格斯放弃继承权,为了不使身患重病的母亲因兄弟间的纠纷加重病情,他毅然放弃了继承权,他说: “我还会有成百上千个企业,但我永远只有一个母亲。”毛主席回故乡时,请韶山老人毛禹珠来吃饭,并特地向他敬酒,白发禹珠老人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泽东说:“敬老尊贤,应该应该!”同学们, 尊老敬老不仅表现于口头上,而且应体现于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要尽己所能去尊重老人,帮助老人,虚心向老年人请教,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好了,老师们、同学们,相聚的时间总是那么短暂,今天的雏鹰广播站广播就和大家说再见了,谢谢您的收听!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ca138cdf01dc281e43af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