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阅读附答案及翻译赏析

时间:2022-10-13 08:03:17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阅读附答案及翻译赏析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阅读附答案及翻译赏析

送李中丞之襄州 刘长卿

流浪征南将,曾驱百万师。 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 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 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简析尾联中的“茫茫”二字及最后一句的作用。 【参照答案】

①表现了对一位战功赫赫的老将军的赞叹。②对他老来受朝廷冷遇一事的激烈不满。

③对马上分手的老友的关爱。

尾联中“茫茫”既点出送别地址,又描绘了江水的浩渺,更表现了送别时茫然若失的

感觉。 最后一句除了点明送别时间, 衬着氛围, 更直接抒发了对老友的暮年生活远景难卜的担忧之情。

说明

⑴李中丞:平生不详。中丞:官职名,御史中丞的简称,唐时为宰相以下的要职。 ⑵流浪:流浪失所。征南将:指李中丞。 ⑶师:军队。

⑷旧业:在家乡的家产。 ⑸明时:对当时朝代的美称。

⑹三边:指汉代幽、并、凉三州,其地皆在边境。此处泛指边境。 ⑺轻生:不畏死亡。

⑻江汉:指汉阳,汉水注入长江之处。⑼日暮:天晚,语意双关,暗指朝廷不公。何之:何往,哪处去。译文





这位流浪流浪的征南老将,当年以前指挥过十万雄师。 以后他罢职回乡没有家产,到老年他还迷恋英明之时。 少壮时独立功绩三边沉静,为国轻生只有随身佩剑知。 在茫茫的汉江上飘来荡去,日到傍晚你还想要去哪里? 创作背景

《送李中丞之襄州》,又作《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大概为安史之乱停息不久后,刘长卿为李中丞被斥退罢归的不幸遭受所感而作。

赏析:

《送李中丞之襄州》是唐朝诗人刘长卿的作品。此诗以深厚的感情歌颂了李将军的英

雄气派、忠勇精神和卓著伟绩, 对老将暮年罢归流浪的遭受表示了无穷的怜悯。 诗的前六句,都是刻划老将形象的, 用语豪壮,老将舍身为国、 勇敢奋战的神威形象表现得特别突出有力。 结尾一联,寓情于景,以景衬情,委婉地表现老将山穷水尽的不幸遭受。全诗情调悲怆,动人至深。

此诗抒发生者对主人公被斥退罢归的痛惜不满与感触之情。起句以浩叹发出,“征南将”点明归者从前身份,就是这位南征北战的将军,现在却被朝廷罢斥遣归,投老江头,冷清南归,恓惶而去。“流浪”二字融注感情,突发领起,总冒全首,含裹通体,撞心触眼,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阅读附答案及翻译赏析



是为一篇想法所在, 一同手即与别者连缀纽结,开出下文若大天地。此句从眼前事写起,次

句叙其人先前军职重要, 重兵在握。 “驱” 意为统率, 下得有力。 “十万师” 而能驱遣自如,表现其气吞山河的才华,足见其人的非凡。可是这些都成为过去,一个“曾”字,深深地荡



入雄伟的光阴,饱含唏嘘惋叹。首联今昔对照,叙其出身处境,感触难以名状。

颔联写友人困顿崎岖,仍依恋朝廷。“罢归”“老去”指出将军“流浪”之因,“归

无旧业” 说明题目的 “襄州” ,仅一贫如洗而已。 也示意其人一心戎马, 为国征战不解营生。在“古木苍苍离乱后,几家同住一孤城”的时代,老去投归,景况可想。两句上二下三,前 后转折,意义上中间含个“而”字在,顿挫而沉郁,有杜诗风神。所谓“明时”,实则为作者对时势的微词。戎马一世、屡树战功的将军,却被罢斥,足见朝廷之“不明”。两句为对文,作互文看更有慨触。次句语由直寻,羌无故实,但“老去”犹“恋”,则令人不可以不想起廉颇老矣还希重用的史实,而怜悯这位被迫离职的军人。





颈联两句又荡回过去,承“曾驱”来,追想将军往日独镇“三边”,敌寇生畏,关塞晏然,有功于国。次句为“一剑知轻生”的倒句。“一剑知”,意谓奔勇疆场,忠心可鉴,别的,南征北战,效命战场,也只有随身伙伴——佩剑知道。有感于时势不明,焉得逢人而语,这是感触系之的话。两句咬文嚼字,句凝字稳。谓语“静”“知”殿在句后,以示其人的功业与丹心。独静三边,为国轻生,以示“罢归”,尚非其时。



以上六句都可视为招手别后所思,尾联“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结到眼前,以实景束住,念及其旧居旧业无存,所以有“欲何之”的忧问。既罢归而无所可去,伤其恓惶流浪,老而不遇。这末端回顾一问,既关合“罢归”句,又与起手“流浪”语意连成一片。日暮苍苍,汉水茫茫,老将鹤发,回去何方。沉沉暮色吞去了一片孤帆,茫茫汉江也仿佛淹没



了诗人关照的疑问, “欲何之” 的关注之情, 也令人思路波荡, 触动读者深切的寻思和悬念。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ced8a2b4b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