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色彩在生活中的影响与作用 作者:廖婷婷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3年第11期 摘 要:色彩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失的元素,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色彩,能够深层次的表达人们内心的情感和理想,触及人们的心灵。色彩可以带给人们心理上的暗示,也就在传递语言无法传递的信息。并且它已经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我们的衣食住行,到视觉中的艺术表现,甚至是隐形的视觉都有色彩的如影随形。而人们也愿意致力将色彩在我们生活中表现的更加淋漓尽致。 关键词:色彩;生活;影响;作用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3-0176-01 一、色彩在生活中的联想 由看到某一颜色而联想到某一具体事物,称为色彩的具体联想。比如看到绿色会很自然的想到树林草地,而红色会想到太阳和血。具体联想包括味觉表现、嗅觉表现及听觉表现。 1、在特定情况下,某种颜色或颜色组合会产生一种不确定的味觉效果甚至能引起我们生理上的反应,这就是所说的色彩的味觉。由于在生活中的经验,人们不约而同的习惯把亮丽、鲜艳的颜色认同为香的、甜的、美味的东西。 2、俄国的艺评家亚历山大曾经谈到他第一次看到列宾的《伊凡杀子》,他认为该画给他留下的最深印象就是从伊凡大帝手指缝隙中流出的那股仿佛带着浓烈血腥气息的红色血夜。这正是嗅觉表现的生动诠释。 3、色彩学中使用的调子一词就是从音乐中借用过来的,所以说色彩与听觉有非常密切的关系。20世纪的现代主义画家康定斯基说:“色彩是琴上的黑白键,眼睛是打键的锤。心灵是一架具有许多琴弦的钢琴。艺术家用手通过这一或那一琴键,把心灵带进颤动里去”。这话说的那么贴切。 而在生活中我们不但会由某种色彩得到具体联想,还会有关于心理的抽象联想,我们可以称它为心理体验。由于文化、地域等因素的差异,各民族对色彩的情感表现也是不相同的。 二、色彩对心理的影响 我们所赖以生存的世界是一个神奇的色彩世界,色彩调节能起到平衡人的心理,使人精神振奋,提高工作和效率,以及防止灾害事故甚至医治某些病患等功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有资料表明,阳光的照射对人们的色彩感受影响很大,如居住在阳光充足区域的人,大多喜欢艳丽的色彩,特别爱好暖调,可是室内却喜欢用青、青绿、紫一类的冷色;居住在阳光不充足的人,喜欢灰色调或冷色调,但室内多用黄、粉红、褐一类的暖色。其原因在于追求心理的平衡。 依照人们的传统习惯,医院手术室的墙壁应该洁白无瑕,其实不然,由于医生长时间实行手术,充斥视域的殷虹鲜血,不但会引起色视觉的疲劳,而且还会产生残像幻觉。杜邦公司的色彩顾问给纽约一家外科医生的手术室四壁刷成绿色后,医生赶到很安宁,取得很好的效果。因为残像错觉总是它的补色,眼睛所以要安置处补色,以寻求自己的平衡。 人们对不同的色彩表现出不同的好恶,这种心理反应,常常是由于人们生活经验、文化特征,地域特征以及色彩引起的联想造成的。 三、色彩在生活中的应用 色彩形象是人类根据个人的习惯而对色彩产生的反映,通过这样一般性的色彩反映还可以规定相应的色彩语言。所以在日常的服饰设计,环境设计和广告设计,工业设计中都很普遍的运用了“色彩”这个穿越性别和国界的桥梁。 最近出现了一些运用浅色,浅灰色或使用刺眼的的颜色来象征企业精神和形象的企业标志,这种手段是为了达到更强烈的印象而设计的企业色彩。 色彩的心理运用能够有效的调节情绪,使人们产生情感寄托。在室内的色彩运用上,有热度的房间里应该采用冷色调的颜色,感觉冷的环境里应采用暖色调的颜色。还有在一个较低房屋的棚面上,应采用明度较高的冷色调颜色,这样的色彩处理会给人室内变高变大的感觉。而在较大的房间里可以运用暖色调来控制房间的空间感。在汽车的表面采用暖色时会提高识别率,并且会有汽车变大或前进的感觉,这有助于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色彩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活中不体现着色彩的魅力,色彩高于其他艺术形式,能在不知不觉中左右人们的视线。所以依据人们的心理变化和习惯,包装设计中各类商品都具有共同的色彩属性,而同一类产品又会细分。在竞争激烈的商品市场上,要使商品具有明显区别于其他产品的视觉特征,刺激和引导消费者对品牌的记忆,这都离不开色彩的运用。 可能很多人认为生活中的色彩调节涉及的多是讲究舒适或产品、环境的功能,与美是两码事。当然,快感代替不了美感,功用也不能与美划等号。但是,美不排斥快感与功用。关于美与功能的问题鲁迅先生说过:“美的根底不如潜伏着功用,又有谁去享用它呢?”色彩的脚步让我们的世界在进步发展的同时,也会更加的丰富多彩,更会让我们的心灵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张如画.设计色彩与构成[J].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版.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dc5d798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