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社会转型与思维方式的转变

时间:2023-04-28 17:21: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探索社会转型与思维方式的转变

20101122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晋荣东教授莅临我校磨家校区,在一教学楼322教室成功举办了以“社会转型与思维方式的转变”为主题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文学与对外汉语学院院长资建民教授主持,文学院院长助理孙岩老师出席了讲座,文学院的学子们积极参与,现场座无虚席。

晋荣东教授从中国社会形态由封建专制到民主法制、思维方式由感性到理性两条主线深入讨论。围绕中国近代社会的几次巨大转型以及相应的思维转变、中西方文化对形式逻辑的差异导致的不同影响和近代中国对经学独断论的批判三个方面进行全面展开。 社会转型与思维方式的变革。首先,晋教授对社会转型与思维方式的含义做了详细介绍。所谓社会转型,概括来讲就是指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渡过程。具体来说,从经济形态看,从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型;从社会结构看,从单一社会结构向多元社会结构转换,从单一价值观念向多元价值取向转变等;从社会形态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变迁。 社会转型主要有三方面的特征:渐进性,社会转型不可能一步到位,一蹴而就,它蕴含着传统因素与现代因素此消彼长的进化过程,蕴藏着现代因素由外到内、由名到实的生成和发展过程;矛盾性,在社会转型期,许多事物的表层、形式上的是现代的,但内在的、实质的却是传统的,形成名与实的矛盾;复杂性,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由于转型的渐进性,导致社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化和分散性、单一性、多元化相互重叠,并存交织。

思维方式是人们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和认识、改造世界的出发点、原则和方法的总和,是人们世界观和方法论高度统一的具体体现。不同的人由于世界观和方法论不同,或相同的人在不同时期由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改变,其思维方式是不同的。不同思维方式由于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出发点不同,得出的结论和取得的效果也不一样。思维方式是人们大脑活动的内在程式,它对人们的言行起决定性作用。思维方式表面上具非物质性和物质性。这种非物质性和物质性的交相影响,无生有,有生无,就能够构成思维方式演进发展的矛盾运动。

思维方式作为构建世界的观念模式,归根到底是源于社会生产方式。所以,社会的快速转型必然导致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的转变,思维方式就会发生相应的变革。教授指出近代中国社会进行了从封建专制到民主法制、闭关锁国到改革开放和经学时代到后经学时代的重大转型。思维方式也随着社会的发展从非理性不断向理性思维深化。戊戌变法引领了民主法制思潮,新文化运动迎来了马克思主义的曙光,邓小平理论造就改革开放的辉煌。

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不同的思维模式。文化差异是导致思维方式不同的主要因素,但思维方式的差异也正是造成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形成与几千年特有的文化密不可分。中国文化具两个根本特点,一是崇圣性,二是狭私性。中国人崇圣、狭私的思维方式是一种极深层次的社会现象,是一种系统性的客观存在。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辩证思维与逻辑思维上:学者们常常用辩证思维来描述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逻辑思维或者分析思维来描述西方人,尤其是欧美人的思维方式。在他们看来,中国人的辩证思维包含着三个原理:变化论、矛盾论及中和论。变化论认为世界永远处于变化之中,没有永恒的对与错;矛盾论则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对立面构成的矛盾统一体,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本身;中和论则体现在中庸之道上,认为任何事物都存在着适度的合理性。对中国人来说,“中庸之道”经过数千年的历史积淀,甚至内化成了自己的性格特征。

与中国人的辩证思维不同,西方人的思维是一种逻辑思维。这种思维强调世界的同一性、非矛盾性和排中性。同一性认为事物的本质不会发生变化,一个事物永远是它自己;非矛盾性




相信一个命题不可能同时对或错;排中性强调一个事物要么对,要么错,无中间性。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也叫分析思维,他们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不像中国人那样追求折衷与和谐,而是喜欢从一个整体中把事物分离出来,对事物的本质特性进行逻辑分析。 晋教授说:要想更全面地理解上述差异,还必须对这两种文化系统做更深入的分析。这种分析应该考虑到历史、经济、治和文化的韧性等诸多因素。 首先,从社会背景上讲,古希腊社会强调个人特性和自由,是以个人主义为主的社会;而古代中国社会却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一种以集体主义为主要特征的社会。这种不同的强调重点决定了相应的哲学信念,并导致对科学哲学问题的不同回答。这些问题包括:连续与非连续性;场与客体;关系和相似性到分类与规则;辩证与逻辑等。其次,从社会认知系统上讲,东西方不同的哲学和认识论在社会历史背景中建构了不同的心理学理论。中国人生活中复杂的社会关系使得他们不得不把自己的注意力用来关注外部世界,以中国人的自我结构是依赖性的;相反,西方人生活的社会关系比较简单,所以他们更有可能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客体和自身的目标之上。在这个社会认知系统中,社会组织对认知过程有着直接的影响,辩证和逻辑思维就是这种认知过程的特性。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特性一直保持下来,对生活在现在的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中国人的认知以情境为中心,西方人则以个人为中心;中国人以被动的态度看待世界,西方人以主动的态度征服世界。对此,教授呼吁新时代的同学们要摈弃传统的刻板的辩证思维模式,学习形式逻辑思维,发表自主思想,以理性思维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将形式逻辑实际化,形象化。做一个有主见的现代人。 近代对经学独断论的批判。“独断论”也称“独断主义独断哲学。泛指主观武断、反科学哲学理论。在真理问题上指僵化、凝固、崇尚绝对主义的理论。独断论思想早在古代哲学中就已存在。中国西汉时董仲舒认为封建纲常出于天意,永世不变。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汉书-董仲舒传》。古希腊柏拉图在《蒂迈欧》篇中把真理看成是永恒不变的:我想凡是有人的理性推力所认识的东西总是真实的,永远不变的。进入中世纪,一些神学家以宗教教义作为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独断论的典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现,给独断论以致命的打击。唯物辩证法认为,独断论既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它否认两点论,孤立的、绝对的对待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它更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错误世界观,是主观主义的一大表现,它否认调查研究的必要性。因此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力戒独断论,广泛地调查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坚持正确的道路,避免失误。

在中国历史上,由于以农业社会为经济基础,宗法制为社会结构,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科举制的教育体制,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独断论,我们称其为经学独断论。经学独断论造成了一元拒斥多元的社会思潮现象,即统治者运用行政手段定某一理论于一尊,自上而下的推行。这一思维模式造成了中国人丧失了思想自由的宽容精神,崇尚权威,提倡偶像崇拜,缺乏个性自主。“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善言古者必有节余今”等思想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经学独断论禁锢了人们的思维境界,抑制了文化学术发展的生气。近代中国,救亡意识于近代化要求的结合,促使进步思想家展开对传统的错误思想进行批判。康有为提出“逆而强学者强”,他发表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是以经学形式反对中国存在的不合理的经学独断论。梁启超破“心奴”,提出“破坏是古今万国求进步者独一无二,不可逃避之公例”“我有耳目,我物无格,我有心思,我理我穷”“用理性批判一切”等观点,在中国掀起了一股批判经学独断论,宣扬理性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e34c768a45177232f60a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