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你,在雨中》教学设计

时间:2022-05-04 05:00:38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学目标】

1、感知本首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感受余光中现代诗歌中的古典美。 3、让学生初步学习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

4、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和运用诗歌表达情感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感受诗歌的幻境和美感,并品味余光中诗歌的古典美。 2、学习赏鉴现代诗歌的方法。 【教学方法】

1、通过美读、涵咏感受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探究诗歌所蕴涵的深厚的古典成分。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等待,是一种复杂的感受。(怎样的复杂啊?)可以说,这种复杂体现着期盼与焦虑的融汇,痛苦与欢愉的结合,执著与放弃的交锋,更是艺术与审美的考验。今天,我们将领略等待的别样美感——《等你,在雨中》。[PPT标题] 二、简介作者

请同学们高声读出他的名字。(余光中)声音很自信!(请同学介绍自己了解的作者)

教师补充: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从诗歌艺术上看,他的作品风格极不统一,一般来说,他的诗风是因题材而异的。表达意志和理想的诗,一般都显得壮阔铿锵,而描写乡愁和爱情的作品,一般都显得细腻而柔绵。 三、初读感知

1、通常情况下,同学们邂逅一首好诗,第一步要做什么呢?(读)怎样读?(美读)谁先读?(师或生都可)来点音乐吗?(配乐朗读)

2、这样读是不是效果更好些呢?[PPT节奏、重音] 等你,在雨中,在造虹的/雨中 蝉声/沉落,蛙声/升起 一池的/红莲如/红焰,在/雨中 你来不来/都一样,竟感觉 每朵莲/都象你

尤其/隔着黄昏,隔着这样的/细雨 3、齐读一遍。

4、从中,读出了什么故事?(让学生感知诗歌表现的内容)[板书:读意] 明确:在内容上分为三层。

第一部分(1-3节):写等待情人的环境,心境。 第二部分:(4-5节):写想象中情人相会的情景。 第三部分:(6-7节):写情人翩然而至的风姿。 四、研习文本

1、讨论:诗人为我们描述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你认为图画主要有那些事物构成?


明确:雨,虹,蝉声,蛙声,莲,桂桨,兰舟,科学馆,瑞士表,小令,姜词……(学生自由描述后,老师总结。)

2、诗人运用这些事物,是否表现了他的文化底蕴?或者说,这些事物是否有古典文学美的痕迹? 明确:教师着重介绍两种审美意象雨和莲。

1)雨——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PPT投影]

打开唐宋诗词作品,到处听得到雨声。雨中多愁,因而雨中多诗。以杜甫和李商隐为例:杜诗中“雨”意象出现了246次,比“睛”的36次多了六倍;李商隐诗中有关“雨”的意象出现了73次,而“睛”只10次。雨作为一种轻柔流动的物象,更是常常出现在词人的笔下,成了词人抒发个人感慨的有效载体。雨从一种不带有任何主观情意的自然现象到被刻意营造成中国文学中传统的抒情意象,其中融注了作者特有的感受、体验、情绪和心态,具有了丰富的人生意蕴和审美价值。

2)莲——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江南风景秀,最忆在碧莲。娥娜似仙子,清风送香远。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江南莲花开,红花覆碧水。

色同心复同,藕异心无异。 (《夏歌》南朝萧衍) [PPT投影]

莲、藕,都是民歌常用的意象,它与怜、偶谐音,用来表现爱情生活,引起对男女情爱的联想。以莲喻女在中国形成了一种悠远的文化传统。莲的原始意象即原型是位生殖女神,只是到后来,人们不再强调它的繁殖意义,而只注重它的美的意义,莲也就成了美女的象征。当然,莲也常常被喻为君子,这里我们更关注前一个审美意象。

在余光中的诗作中,莲的意象曾多次出现。诗人崇尚莲的美丽与圣洁,因此,莲既是具象的是实物,又是美与理想的综合。理解了这一点,我们也便知晓了诗人为什么要把约会的地点安排在黄昏的莲池边。

3、有人说,想象和联想是诗人的一对翅膀。我们再来看全诗,诗人通过这些事物所建构的画面是否有虚实之分呢?[板书:品境]

明确:吴宫、采莲、摇桂桨、木兰舟、小令、典故、姜白石的词这些都是诗人极具大胆极具美丽的想象。诗人的等待中充满了幻想的幸福。

痴等的小伙儿想到了伊人的清芬,“摇一柄桂桨,在木兰舟中”想到了伊人的小手,而那手又是“应该采莲的手”。用古典艳丽画境,缠绵悱恻的情态,装点充满现代感的纯洁爱情,颇有《汉乐府》“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的清纯动人。你想想,诗人的“你”应去采莲,那是多么可怜可爱的江南小女儿;诗人的“你”的手应去采莲,那弄莲子的手又该多么玲珑、纤长。

齐读“如果你的手在我的手里……在木兰舟中”。

4、既然诗人在等待中生发了这般美好的幻想,那么时间在他的等待中就有了新的定义和划分。怎样的划分?我们可以怎样来解读呢?

明确:时间之内、时间之外刹那、永恒

这是写少年等待小情人对时间的感觉。既是说,小伙子因等“小情人”心切,所以感觉到时间过的很慢,这就是所谓“时间之内”;“小情人”误了约会时间,小伙子等了很久还不见她来,这就是所谓“时间之外”

他是“隔着黄昏,隔着这样的细雨”的凝望。于是这美丽不可多得的刹那便定格成了永恒。三个“刹那”,三个“永恒”,相对的概念,哲理的统一,让人觉得字字是心迹,字字是誓言,但又决不落俗。短短的几个字,就把“我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e5903e9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4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