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读书故事(教师随笔) 我的读书故事(教师随笔) 我的读书故事(教师随笔) 白乐敏 手中的书页翻过。牵起一丝风,夹带着书本特有的气味。这样的味道是那样熟悉,细细追究,却又似乎有些不同,思绪亦被那一页纸、一缕风引向往昔4岁。我躺在暖暖的被窝里,妈妈读着一本安徒生童话,犹如被窝一样暖暖的声音。我被夜莺所感动,我为小人鱼儿而悲伤。 我羡慕变成天鹅的丑小鸭,我同情在圣诞夜死去的小女孩„„ 我总是缩缩脖子,把自己埋得更深,鼻尖是吸满了阳光的棉絮的,味道。我便一直以为,童话便是那种味道,和阳光一样的温暖、明媚,和棉絮一样的柔软、温馨。 8岁。学会认字的我粘上了太婆家的书柜,那个仿佛藏宝箱一样的小柜。或许,对于那时的我来说,那里面的确藏着宝贝。 我会一整天坐在书柜边,看那带着大段图片的古老的小人书。那比它更古老的传说。我相信了女娲造人,我崇拜追日的夸父,我向往奔月的嫦娥,我难过牛郎织女的分隔„„我总是埋在那堆发黄的纸页中,鼻尖划过的历史的味道,带着点点霉味,却更多的是种未知的神秘,出奇的好闻而吸引人。 12岁。不知不觉,我有了自己的书柜。我开始读四大名著,艰难地啃着,囫囵地吞着,却依旧兴致勃勃。我开始读诗,读冰心的《繁星》与《春水》,读泰戈尔的《飞鸟集》和《吉檀迦利》。 我懵懵懂懂地读鲁迅的杂文,安安静静地读朱自清的散文,津津有味地读欧,亨利的小说„„脑海中渐渐形成一个由书构成的世界。深吸一口气,那是书的味道,是世界的味道,那是思想的味道。 16岁。我依旧读书,读《瓦尔登湖》,读《一个人的村庄》,读《相约星期二》,读《行者无疆》„„但是。依旧没有故事,没有特别的故事。我想,或许读书并不需要故事。纸张翻过,绚丽的颜色——花朵皆故事。是啊,每一本书。读每一本书,它们难道不是故事么,那每一种思想的激荡,每一种灵魂的感动,他们难道不是故事么,读书,本来就是故事吧。 20岁。我走上了教育生涯,非常欣赏歌德说过的一句话:“读一本 好书,就是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从那时起,在我眼中,书是知识的源泉,力量的翅膀,智慧的海洋,生命的方向盘。 书是我生活中一道可口的“美餐”,我每天都要去“品尝”它。 《周恩来的故事》告诉我要从小心怀天下,关心百姓;《海伦,凯勒》启迪我要笑对人生,要有不屈不挠的精神;《三国演义》使我了解到古代历史上的战争故事;《绿野仙踪》则使我浮想联翩现在,虽说年龄大了,可始终不忘读书。心情好了,翻上几页,有点心得也好,没有也罢;晚上上床睡前,披衣而卧,念上几章散文,在饱尝书香的韵味之后便安然入睡,何尝不是一种幸事。读书是乐事,是容易的事。举手之劳的小事,我也严格遵守欧阳修老先生所谆谆教导的“读书三上”,“枕上”“厕上”。只不过把欧老师的“马上”改成了“车上”。 一本书,它改变不了世界。但它影响着读书人的心。 自己读书多了,收获多了,又当了30多年教师,也就“好为人师”了,我常常说给我的学生:读书要广,要有猎奇心理,而且什么都要涉猎,面要广,当然了也要精,对一个方面要深读下去,深读,也是慎独,君子慎独。 读书不是做样子,不是在人面前摆摆“我要读书了”的样子,而是给自己看,给自己的心看,要人前人后一个样,这就是所谓的读书慎独。要想着如何挖掘自己的思想,一日三省,对自己严格要求,要广泛阅读,而且还要专门地去读一些哲学著作,要上知老子,苏格拉底,下知老子自己,对自己生命的思考追问。远知上古先秦,近知今人学者,所以要更多地去读哲学类书籍,哲学。万学之母嘛~ 是啊,书,是我们无声的老师,在学习和工作中遇到困难时,我们可以随时向它们“请教”。是书,开阔了我的眼界;是书,启迪了我的智慧;是书,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我要感谢书,是它们为我插上理想的翅膀,飞向美好的明天。 书页翻过,翻过春夏秋冬,翻过喜怒哀乐,读书知书识礼。 读书皆故事„„TAG:读书 故事 随笔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ea3c1dbf3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0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