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是喜是忧 今天看了一则《汶川六周年》的新闻,时隔六年,新城镇,新村庄欣欣向荣,道路崭新,交通发达„„大地处处美丽和谐。这不禁让我想起30多年前我的家乡也有过类似的苦难——唐山大地震。 唐山,一个被世界认为会伴随着1976年那场地震而消失的城市。30年后,因她的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人均支配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常居河北省首位而再次进入人们眼帘。但在询问同学唐山今天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时,更多同学认为,正如汶川一样,如果没有地震就不会有今天繁荣的唐山;如果没有地震唐山就不会得到国家重视。30多年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却被多数人认为是“大发地震财”这不禁令我愤慨。 与“三川”不同,在地震前,唐山已经是一座年产值占全国百分之一,拥有百万人口的华北著名工业城市,是当时中华大地的“煤都”。她地处平原,北依燕山,南临渤海,拥有石油钢铁等资源,地理位置优越。而汶川地震前却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小县城。 在震后处理上,汶川大地震后,不到1小时,中央局迅速作出回应,震后10天,接受捐款214.6亿元,截止到6月8日,捐款已达440.37亿元。并且在短短三年的重建中,实现了家家有房住,并帮助170多万受灾群众就业。可以肯定地说,灾区老百姓那时的生活已经超越了灾前的水平。对于唐山大地震,救援队在震后四五天才进入唐山。地震导致24万人遇难,是汶川的3倍,受伤人数达16万,97%的地面建筑,55%生产设备毁坏,在当时经济损失已达54亿元。而灾后重建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978年初~1979年主要基础设施恢复;1979新下半年~1984年底,城乡大规模恢复建设;1985年城市功能完善。在当时的氛围下,一切都是自力更生,唐山不需要外援,而河北省也强调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支援唐山重建的十万大军亦主要来自河北。再汶川仅仅用三年便超越了灾前的水平时,唐山在20年后,城市功能才基本完善。记者在查访唐山大地震幸存者时,幸存者常青用一张照片记录了当时,一位六十岁的老太太带着一群解放军战士打铁。她头上围着围巾,前面是通红的炉火,背上是毒辣的阳光,汗水把衣服都浸透了。再加上当时的历史背景,当时国家经济实力有限,亦处于历史的大转折时期。“四人帮”刚倒台,改革开放大局未定。而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重建的水泥、钢材和木材都由国家拨付,需较长时间的周转,这些也影响了唐山的重建速度。而当时流行的民谣;“登上凤凰山,俯首看唐山,遍地简易房,砖头压油毡。”这些无不向我们说明,并不是地震后得到国家强大的支援才有了今天繁荣的唐山,唐山也未在地震中获得丝毫好处。而是唐山人民化悲痛为力量,化泪水为汗水,自力更生,与集结来的十万大军共同拼搏,将地震的灾难踩在了脚下,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明天东升的朝阳。 在国家拨款43亿元,还有大量钢材,水泥等建筑物资,并从全国调集3000多名专家学者,7万建筑大军和省内20万建筑工人的支援下。1986年,正式宣告唐山重建基本结束。显然,这些并不能使每个唐山人驻足。 为了显示出未来发展的无穷潜力,如今,唐山市把发展的理念转移到了科学发展的轨道上,从传统的“黑色产业”(煤炭钢铁等)向“蓝色产业”(海洋经济)转移,并确立了以市区和曹妃甸生态城为双核,北部山前城市带、南部临海城市带协调发展的“双核两带”城市空间新布局。唐山市积极推进生产力布局向沿海转移,并兴建曹妃甸工业区和京唐港区。唐山市遵循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规律,打破行政区划束缚。这个城市未来发展最重大战略布局是:以港口为依托,以园区建设为载体,以发展临港产业为特色,实施“四点一带”战略,统筹沿海一线开发建设。“四点”即曹妃甸新区、乐亭新区、丰南沿海工业区、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带”即贯穿“四点”形成的沿海经济隆起带。同时在城镇化的道路上,唐山市围绕建设适宜人居和创业的现代化滨海城市,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2007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9.5%。 目前,唐山市以拓展城市空间,完善城市功能,突出城市特色,提高城市品位,构筑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从唐山市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看到唐山正全面实施“14421”工程,努力打造魅力唐山、宜居唐山。唐山市坚持可续发展观,与时俱进,重视生态文明,并将于2016年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 唐山人民在地震中形成了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而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渐渐形成了感恩、博爱、开放、超越的新唐山人文精神。我认为现如今唐山繁荣的主要原因是唐山人民和几十万救援大军共同奋斗的结果,是历史的发展趋势。并不是像有些同学想象的那样,是地震后类似于对汶川的扶持造就了今天的唐山。我想,如果没有那场地震,唐山的前途会更加不可估量,所以地震带给唐山并没有太大的机遇而是沉重的苦难。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0df3034168884868662d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