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归园田居 其一》中“乐”的内涵

时间:2022-04-17 17:19:1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归园田居 其一》中“乐”的内涵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归园田居·其一》是陶渊明《归园田居》组诗中的第一首。

全诗以“归”字为着眼点,抒写了作者告别官场,回归田园的欢乐之情。如果说“归”字是外显诗眼的话,那么“乐”字便是回萦其中,耐人品味的情感基调。它充盈于每一个诗行,浸润着每一个词语。

具体说来,这种欢乐之情集中表现在三个层面上,即发现之乐、自由之乐、清新之乐,堪称陶渊明人生中的“第一快诗”。

一、发现之乐

发现是一种异于常态认知的新体悟、新认识,有第一次看见或知道的惊喜。那么,陶渊明因什么发现而乐呢?先看诗歌的前四句:“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说的是:我从小就没有迎合、取悦世俗的天资与禀赋,从骨子里喜爱山丘田园,谁知道误打误撞地进入了官场中,而且一呆就是很多年。史料记载:陶渊明从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首次出仕做官,到义熙二年(406年)彻底告别仕途,其间一共十三年,诗人将之称为“三十年”,是站在清醒的现在,对漫长仕宦生涯的回顾与总结,隐含了太多的懊悔和痛心;把自己从官的经历用“误落”二字加以陈述,是对以前想要“大济苍生”而步入仕途的彻底否定;用“韵”“性”这种直指天资、禀赋的词语来分析自己是否适合做官,与当代时髦而理性的利用性格心理分析,来进行职业规划颇有几分神似,但这显然是曾经沧海后的大彻大悟,所以劈空而来的四句暗含着理性思考终得发现的惊喜。这等于是说:漫长的煎熬终于结束了,到现在我才真正明白,以前的选择都是错误的,官场永远不是我的官场,我的性情本来就不适合做官!

这一自我发现之乐在《归去来兮辞》里也有表述:“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等于是对“误落”的具体阐释,更便于我们对他人性发现与回归的欣喜与庆幸之感的进一步把握。当然,这种看似刹那间的顿悟,实际上却是官场十多年煎熬的认识结晶。

陶渊明为官的十三年里,有“五进五出”的经历:①公元393年出任江州祭酒,不久辞职;②公元398年入荆州刺史兼江州刺史桓玄幕,次年冬以母丧辞职;③公元404年离家,入刘裕幕下任镇参,不久隐居;④公元405年转入建威将、江州刺史刘敬宣部任建威参,三月,随刘敬宣离职而离职;⑤同年秋再度出仕,任彭泽县令,81天后辞职归隐。这种出仕与退隐的反复,也可看出陶渊明内心的挣扎与彷徨,以及对寻找真正自我的犹疑、焦虑与执着。《归园田居》组诗是辞去彭泽令的次年写就的。这说明,他的“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之说,并非一时头脑发热写就的,而是对黑暗的社会现实深入洞察,对自我的价值追求深入省思后作出的理性判断。因为有了深入的洞察和省思,所以才毅然决然,才大快朵颐。什么“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 ”(《杂诗》),什么“千里虽遥,孰敢不至”(《荣木》),在这混乱黑暗的世道里都是行不通的,我必须尊重内心的选择,活出真实的自我!这一心灵的洗礼,浴火重生,怎能不让他欣喜若狂呢? 《归去来兮辞》中“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一类快意自适的句子,与本诗中发现自我,获得重生的诗句,可作互文式的理解。

对比传统诗歌的表现手法,我们对这首诗中的“发现之乐”可以理解得更深刻一些。“诗言志,歌咏怀”一般都是先写景或者先写事的,要咏之怀、要抒之情往往放在后面,类似于一场演出里的压轴。但《归园田居·其一》却不这样。它一上来就把自己几十年人生体悟的精华悉数呈现,汩汩滔滔,一泻千里,这正是发现之乐已达巅峰的标志,才会借这种形式迫不及待地要与读者或心灵中的另一个自我分享。拉康曾经有过类似的表述,符号的次序代表着精神的次序。寻绎陶渊明的话语次序及表现形式,我们完全可以感受到他精神的次序,以及发现之乐的质地。

与之相应和的是诗歌的最后两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久在”与“复得”的对应让人产生一种如释重负的畅快淋漓之感。“返”字意味十足,本来就属于其中,再次回归才能称得上“返”啊。看来,

这次的选择是正确的!还有什么比年处“不惑”终得彻悟,终于可以毫无顾虑地过自己想过的日子,更让人欢欣鼓舞的呢?诗歌首尾呼应,反复强调,意在获得读者对自己的认知与认同,也是发现之乐不断回荡的表现。

二、自由之乐

“自由”是一种很奢侈的人生消费,尤其是心灵对自由的品味。如若没有大量的人生积淀作为消费的资本,任何自由都是无稽之谈。可以说,因为经历了“乌台诗案”的九死一生,苏轼才获得了“竹杖芒鞋轻胜马”的自由之境;因为有了十几年对污浊官场的沧桑打量,陶渊明才能沉浸于“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的愉悦享受之中。

“户庭无尘杂”,不单是说乡村小院儿里干干净净,清洁无尘,这里的“尘杂”还指俗世的烦扰与聒噪,包含着诗人的厌恶与难以承受的疲惫。想当初,就是不堪俗世的繁复琐屑,陶渊明才以“我岂能为五斗米腰向乡里小儿”为由而毅然辞官归乡。那么现在,田园生活真正实现了自己向往自由的纯粹追求!再也没有“丝竹之乱耳”,再也不需“案牍之劳形”,这是一种多么惬意的享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自由而单纯的,没有勾心斗角,没有高低贵贱,“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农事是质朴的农人共同关心的话题,目标单一,愿望相同;“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亲情让情感更加真纯、琴书让情绪更加放松,快乐逍遥,自由之境令人向往。

“虚室有余闲”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对自由品味而获得的快乐心情。表面上,这句诗说的是空旷的房间里有着许多自由空间;实际上,在农村,空间上的宽裕不足为奇,陶渊明真正想要展现的当是心灵上的阔大与充盈。因为,“虚室”源自于《庄子·人世间》的“虚室生白”一语,南怀瑾曾经做过这样的解读:“你坐在一个空的房间里,电灯什么都关了,黑的,修养到高明处,一下亮了,内外光明什么都看见了,叫‘虚室生白’”(南怀瑾《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讲座》)。故而,“虚”是“使空虚”的意思,“室”可理解为“心灵”,“白”是“光亮”,整个词指的是心灵将各种欲望清空以后,便有光亮透射进来,澄澈清明。这样看来“虚室有余闲”的意思就明朗了,它说的是摆脱了各种欲望的纠结,自然可以让心灵空余下来,让思想自由驰骋。

所以“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是颇有意味的,它不单指回归后的田园生活,更指自己回归后内心的了无羁绊、全无束缚的自由自在。生活在“随心所欲”的世界里,陶渊明才能够尽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由之乐。

另一方面,诗歌里“自由之乐”的呈现还借助了“尘网”“羁鸟”“池鱼”“樊笼”等意象,这些比喻性意象以互文间隔的形式出现,暗含着比较的张力。把官场比作捕捉鸟兽的罗网和关囚鸟兽的笼子,那么自己便是被囚禁的鸟儿、被拘囿的鱼儿了。摸打滚爬于官场那么多年,真是狼狈不堪!现在,被囚禁的鸟儿终于要返还大自然了,被拘囿的鱼儿终于要游回江河湖海了,它们的心情该是多么的自由舒畅啊,我就像这鸟儿,我就是这鱼儿,我终于返回到自己的家园!前后对比,彰显着获取自由的快乐心情。“尘网”与“樊笼”让人心生畏惧,不堪疲惫,“羁鸟”与“池鱼”让人联想自身,心生悲悯。不堪之情愈重,重获自由的快乐感受愈强;悲悯之情愈浓,体会自由之乐的感情愈深!

三、清新之乐 “清新之乐”是指清新怡人的田园美景带给人的感官快乐。诗中有八句描写了素朴清新的田园生活。“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是从远处、高处着一大致勾勒,平实如话,朴素自然,农村田园地广人稀的空阔之景如在眼前。随着镜头的推进,“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让人不觉嗅到了空气中漂浮的似有若无的香甜,是榆枝柳条的清香,还是桃花李花的芬芳?正当读者想要凝神辨认细细品赏,希望走近这世外桃源般的胜境之时,诗人却把镜头遥遥拉远——“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雾霭云气、袅袅炊烟真的把这美丽的乡村田园之景氤氲成渺渺仙境了,而读者就被搁置在“仙境”的入口处。

小心翼翼地走进去吧,带着虔诚,带着浪漫的猜想,可迎面撞上来的却是深巷中的狗吠,桑树颠的鸣鸡。“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生生将人唤醒,这哪里是什么虚渺的仙境,我们缓步走近的只是普通的人世乡村,可为什么普通的乡村之景却被诗人打造地如此美妙充满诗意呢?

1 / 2




联系陶渊明生活的时代背景——时局动荡,官场腐败、等级制度森严,处处充满着险恶,便可以理解平常的乡村田园风景为什么能够带给人亲切之感了。往日仕宦生涯里的战乱、篡夺、阴谋、危机让人极度失望、极度疲惫,且不说出身庶族受人轻视,就是曾让陶渊明一度产生好感,怀有希望堪比祖父陶侃的刘裕竟然也为了权力滥杀有功,枉徇私情!生活在这样的黑暗污浊中,人是无望的,以至于感官麻木瘫痪,“目倦山川异,心念山泽居”(《始作镇参经曲经阿曲伯》)。现在回到了平静的乡村,远离了利益冲突,没有了尔虞我诈,即便是平常的景象也能“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诗歌里的意象“方宅”“草屋”“榆柳”“桃李”“鸡鸣”“狗叫”常见至极,普通至极,甚至带着庸常生活的俗气。然而,经历了官场的污浊、受尽了门阀制度的排挤,饱尝了精神上的折磨,当眼前再现宁谧祥和的乡村之景时,当复苏了的感官再次审视眼前的景象时,普通里便寓有了生机,平凡里便满含了雅趣。我们可以想象陶渊明从心而生的喜爱,以至于迷恋了。那是一种感官复苏而生的欣喜!

一如杜甫《羌村三首》中的“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杜甫把看起来乱糟糟的不美之景写入诗歌并非要做审丑研究,实在是诗人在战乱中颠沛流离从叛手中死里逃生后终得回乡的满足。家乡的一切景物都是温馨的,即便是“鸡斗争”,也有着浓重的生活气息,有着美妙的生之欢乐!

平平常常的景物,普普通通的意象,经由诗人感官复苏后的审视,却完成了从大俗到大雅的升华,宁静祥和、清新美丽的乡村之景充满诗意,看似啰嗦的语言实则强烈而自然地流露出诗人的清新之乐。

(注:本文发表于《中学语文》第6期。)

2 /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285fb777d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b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