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来历及禁忌 2023年元宵节的来历及禁忌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作为传统节日,元宵节的习俗很多,关于元宵节的来历及禁忌有哪些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元宵节的来历及禁忌,希望大家喜欢! 元宵节的来历和寓意 1、自我国古代,每年农历的正月成为“元月”,月圆之夜成为“宵”,所以正月十五成为元宵节,自此以后,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是春节的延续,人们采取各种方式来庆祝,祈祷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上风上水,所以也成为“上元节”。 2、元宵作为一种传统食品,在我国由来已久,在宋代就流行元宵节吃元宵的风俗,当时称其为“浮元子”,后人成为“元宵”,又称“汤圆”。以花生、芝麻、桂花、红枣、果仁等各种丰富的馅料、用糯米粉包成,可荤亦可素,风味不同,可蒸煮、煎炸等食用方式,寓意团圆、美满之意。 3、关于元宵节吃元宵的传说很多,小编来给大家说两个有趣的故事。 传说之一,据说汉武帝时期。宫中有一名宫女名叫“元宵”,此女长期在宫中不得与家中父母相见,因为思念家人整日悲痛不已。有位大臣东方朔很同情这位宫女,决定帮她,于是对汉武帝说,玉皇大帝要派火神在正月十五这一天或火烧长安,想要逃过此劫,需由元宵姑娘在这一天做一些汤圆,因为火神喜欢吃,并要长安城内全体臣民要张灯结彩供奉火神。汉武帝决定准奏,于是元宵姑娘见到了家人,从此以后,正月十五被称为“元宵节",流传下来这一天要吃元宵。 4、传说之二,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正月十五这一天,楚昭王经过长江,见到一些漂浮的食物,是一种带馅的白色甜食,于是请教孔子,孔子曰,此食物外白内红乃复兴之兆头。楚昭王大喜,此后每年正月十五,便命臣民仿制这种食物来吃,从此以后,便有了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 5、元宵虽然寓意好、味道好,但是不宜多吃,糯米的粘性高,尤其小孩子和老人消化系统功能弱,多吃会引起胃酸、烧心等不适。元宵是高热量、含糖分多的食物,吃完最好喝点汤,并且不要马上睡觉,适当的活动以后方可休息。 6、总之,每年的正月十五家家户户、每个人都要吃一碗热腾腾的元宵,而且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张灯结彩,小孩子们挑灯笼,逛庙会、看花灯、踩高跷、舞狮子,简直太热闹了,是春节后的最后一次狂欢。这一天以后,人们又要进入新的一年的辛勤劳作,所以这一天要庆祝一下,表示对新的一年美好生活的希望。 元宵节的禁忌 1、忌丢失财物 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出门,大家一定记得保护好自己的财物,尽量避免丢失的情况发生。因为老一辈人认为,正月十五刚好是春节的最后一天,要有个吉利的结尾。如果出现财物丢失的情况,就寓意着“破财”,象征新的一年财运不佳,晦气不断。 2、忌借钱讨债 前面有提到正月十五,不宜丢失财物,其实换句话说,就是尽量避免在金钱上有所损失,或者是涉及到金钱的纠纷,这当中就包括了不宜借钱讨债。老祖宗认为,在春节的最后一天,如果有借钱或讨债等涉及到金钱借出借入的行为,会象征着一整年的财富都守不住。 3、忌说不吉利的话 俗话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由此可见,说对话是如此的重要。咱们中国人历来讲究礼数,凡事都喜欢图个好彩头,这点从言语上就能看出一二。 在元宵节这一天,老祖宗提醒我们要多说吉利的话,少说晦气的话,因为这一天说的话,会成为一年的暗示。多说几句好话,自己心情好,也会给身边的人带来几分温暖和善意,何乐而不为。 元宵节的习俗 1、碰灯 元宵灯会分三天,正月十四日、正月十五日和正月十六日,十四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4bb60d266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