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外阅读同样精彩

时间:2022-07-13 08:06:2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让课外阅读同样精彩

与浩如烟海的知识相比,薄薄的语文教科书负载的知识,简直是九牛之一毛。所谓采得百花才能酿成蜜,也就是要想让学生学好语文,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我认为除了上好语文课之外,还要不断地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充分品味各种各样的书籍精品,扩大课外阅读量,陶冶情操。让学生的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同样精彩。

1、巧借课文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

例如:学习过《卖火柴的小女孩》课文后,老师引导学生:“安徒生一生写下了一百多篇童话,受到全世界儿童和大人的喜爱。同学们,你们还想读更多的童话吗?那请你们去看一看《安徒生童话》,希望用心去阅读,一定会受益匪浅。”接着结合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了解丹麦作家安徒生以及他的其他作品,老师也趁机对这些作品进行简要的介绍,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2、课后延伸信息,课内带到课外。

课内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学完了一篇课文并不意味着知识学习的结束,而应该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又一个开端。学完一个作家所写的某篇文章,向学生推荐这位作家所写的有关书籍,也可以达到加深认识,扩大阅读面,诱导学生的阅读兴趣的目的。鲁迅先生的《少年闰土》中的闰土在孩子的心目中,是一个见多识广、很值得向往的少年形象。学完课文了,学生们都津津有味地谈论着闰土的勇敢、聪明。老师进一步引导说:“少年的润土是这样的可爱,你们想知道中年闰土的样子吗?”学生们对此兴趣很浓。我便将《故乡》推荐给了学生。学生


读完后,对中年的闰土的变化以及造成他的变化的原因,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见解。有的学生认为闰土变了,变傻了,变呆了。也许让学生理解其中的深刻道理很难,不过,把学生从课内带到课外,让学生们搜集有关鲁迅先生的资料,如图片、故事、生平、名言等。让他们知道课外的世界更精彩,这样我们的课堂阅读教学就很自然地带学生走进了著名作家鲁迅,带学生走向了鲁迅的作品,带学生走向了中华文化。

3、教给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方法。

课外阅读的方法老师也要给予适当的指导,比如读一本作品的方法可以这样:开始阅读,可以问一问自己:“书的作者是谁?哪国人?”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懂得读书其实是和作者交流。“书中有哪些人物?你最喜欢谁?说出你的理由。”通过学生阅读,梳理出文章中的主要人物。接下来深入阅读。“书中最让你难忘的是什么?为什么这些内容让自己难忘?”通过这样的自问自答,完成对整本书的梳理,形成新的更深层次的认识。另外,还可以撰写读书随笔。可摘录,可写读后感。比如教学《鲁滨孙漂流记》就是一个例子。《鲁滨孙漂流记》和《汤姆历险记》这两篇课文都是只写了这两部作品的梗概,学习后学生对作品只有大致的了解。学习课文后就有学生提出自己还想进一步知道的内容:“鲁滨孙一个人凭着顽强的意志在孤岛上生活了那么多年,他后来救了‘星期五’,他是怎样与野人搏斗?又是怎样救下‘星期五’的呢?”《汤姆历险记》中的汤姆他们去探险,在洞中迷路了,他们在洞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和麻烦?最后又是怎样找到洞口的呢?”针对学生们提出的这些问题,我引导学生到课外阅读《鲁滨孙漂流记》和《汤姆历险记》的原著,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作品中的各个人物角色


以及各自的性格特点。学生读后写了读书笔记,写了读后感,在本学期的“读书节”征文比赛中,我们班的几位学生写的读后感还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

4、串联课文,迁移课外。

课本内数量有限的文章只能举其一,只有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才能反其三,使阅读能力越来越强。因此,学生每学一篇课文,只要有相关的资料,我都会向学生介绍与这篇课文有相关内容的课外书,让学生去阅读,并指导学生怎样读。比如:学了《一夜的工作》,学生已感受到了周总理工作是多么劳苦,生活是多么简朴。此时我引导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系统回顾小学阶段学过的有关周总理的文章,学生就会说到《飞机遇险的时候》《十里长街送总理》等课文,老师再因势利导,让学生课后去查找与周总理有关的故事,老师也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目《共和国风雨录》《一月的哀思》等,以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补充,为了让学生的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同样精彩,为了让学生在人生的起步阶段打好生命的底色,作为语文老师,我们有责任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向学生推荐优秀的作品,为学生开启一扇课外阅读的兴趣大门,让阅读引领学生的精神成长,让每一个学生一步一步走进经典里,走进优秀。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4c9f265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e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