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草原》教学反思 课文《草原》教学反思范文 《草原》这一课是一篇叙事性散文。课文着重记录了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不过,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决定了教学的难度,再加上文章含义又较深,对学生来说是一次挑战。在讲课之前,我就在思考,如何能指导学生把这篇文章学好呢?课后,我觉得蛮成功的。现在把成功的做法总结如下: 一.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才能加深理解和体验,才会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感情熏陶,获得某种启迪。在第一课时,我就播放了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投影了草原的美丽景色。在音乐的伴奏下,我范读了全篇课文。学生还没有接触课文,便被草原的美丽吸引住了,从而产生了学习的欲望,很好地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二.兵分两路,既重景色的欣赏,又重情感的熏陶 这篇课文,首先写草原的美丽景色,再谈民族之间的团结友好。我首先让孩子们学习有关景物的'描写,然后再体会字里行间流露的民族情谊。这样的教学,侧重点不同,教学效果也不同。 三.注重朗读,在读中感悟 我引导学生展开各种形式的读。学生们通过个人读、小组读、默1 读、集体读等等读书形式,走进课文,理解课文。在读中,我尽可能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理解别人的看法,从而使思维更广阔,认识更深刻,学生之间的互议和交流使学生的理解更全面,同时也促进了全员参与,提高表达能力。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575ffdc46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6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