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之差尽沧桑——洪承畴 文/洪少霖 历史长河中,集众多称颂与骂名为一身的名人不多,洪承畴是其中之一。站在汉民族的角度,他远远没能尽忠尽节。站在现今多民族国家的位置,他虽然间接杀害了许多汉人,却也因此促使汉民族最终没有遭受更大伤害,并且他是满汉两族相融合最强大与有效的粘合剂。可以说,他曲线为汉民族的利益一次次争取,他直接将满族当年较不开化的文明汉化了。 洪承畴出生于南安市英都镇。历史给了他一个不好听的别称:贰臣。有人说他背叛了明朝,又被清朝利用后抛弃,实为不智,还得了一骂名;有人说他受皇太极关怀所感动而归顺清朝,一身才华得以继续发挥,也才能够入主福建,虽杀宗族之人五千,却挽救了更多的生命,实是智慧。此千古功与过,自是后人评说。然而,他给我的印象,却是一股浓浓的沧桑! 不说他背负骂名,且说他老时被拘禁于京城,不得真正自由。对此,或许经历过太多风风雨雨的他早已看开,也或许从某方面而言他问心无愧。然而,这在我眼里,却难免有着一份可怜与可悲! 他从小家境贫寒,11岁辍学,在家帮母亲做豆干,每日清晨要走街串巷叫卖豆干。此般境遇抵挡不住他读书好学的热情,他在叫卖豆干之余,常在学馆“溪溢馆”外听课,常帮其中学生做对联等作业。后来,他的老师洪启胤发现他有着一定的天份且抱负非凡,于是免费收他为学生。 洪承畴从童年开始,便有着强大的治国平天下的愿望。历史证明,他是清朝定鼎中原的重臣,从这一点来看,可见他确是才华横溢!然而,错就错在人的一时之念。历史,其实并无过错,有人坚贞不屈,有人顺应时代的脉搏,有人想到的是个人的荣誉与生命,有人胸怀的是民族大义与家族使命。 洪承畴原本深受明朝君臣的器重,曾统帅明朝最后的大兵团与皇太极决战于松山。他的变节令许多人无法相信,曾有清军俘虏不知真相,而当着他的面说道:“洪先生为国捐躯,人所皆知。先帝设祭,满朝痛哭。你们这些叛徒,怎敢冒充先烈,污辱忠魂!”当洪承畴还是明朝将领时,他曾在厅堂挂出对联:“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后来洪承畴在松山战役失败后降清,于是有狭龊士人将他这副对联各加一字:“君恩深似海矣!臣节重如山乎?” 如果站着民间的角度,洪承畴确是对不起家乡父老乡亲。他承诺给予同乡郑成功之父郑芝龙三省王爵,导致了郑芝龙不顾妻儿反对,决意带着其他几位儿子北上向清军投降。郑芝龙本以为投降清军之后不但能够得保家业,还能加官晋爵。不料,清军将领博洛单方面毁约,且将郑芝龙一行人挟往燕京,更出兵攻打了郑家的故乡南安水头,从而导致了郑成功之母田川氏守节身亡。在洪承畴的出生地,原本洪氏家族根系庞大,但也因为反对的声音太多,从而被他一手镇压! 如果站在汉民族的角度,他有着巨大过错。只是,又有多少人想到?如果没有他的投降,如果他是一个死脑筋之人,那清军势必会残害更多汉族百姓,而投降却促使他融入于当时的军政局势,在某种程度之下把对汉民族的危害减少到尽可能可以控制的范围。也因为他的投降,他以汉族先进的文明与儒家思想的治国理念,渐渐同化了当年的马上民族满清的统治者。在这一过程,他的思想与言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这一切的前因,是否因为当时清朝与明朝的战争实力有着巨大差距,也是因为清朝接替明朝是一股势不可挡的历史洪流,是时代必然的结局,洪承畴是否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因而才投降于清朝? 如果这一切,把洪承畴换成是平常普通人,或是笔者自己。他绝不只是为了荣华富贵,在变节之时,他承受着怎样的心理负担!在世时,表面上背弃汉民族而被痛恨,身为投降者将满清官员不耻,连死后且被满清在御制碑文中嘲弄为““我朝平定锦州、松山等处,破明兵十三万时获尔,蒙太宗皇帝宽恩抚育”、“逮克取京城,大兵南下,尔图报豢养之恩,督理绿旗官兵”。他的母亲、弟弟、妻子等众多亲朋皆恨他降清,然而他内心的想法又怎能与他人道之! 我想,洪承畴的内心定是无比强大,定是问心无愧,才能活到73岁古稀之高龄。真正的历史,真正的是非功过,并不只是教科书或史料中描述那般,更多的真实在于人心深处。对此著名复杂的历史人物,许多人给予了肯定,也许多人对他持否定态度。但或许我们对他更多的应是了解与感知,而非定性与批判,更不应是一味贬低与歌功颂德。否则,片面中终显幼稚! 在我了解中,对于洪承畴,民国版《南安县志》载:“士铭有高才,能文章,骈体韵语,尤擅优长”、“兼精骑射,每对人曰:‘儒者服官,毋徒以文事见长也。’居官勤慎,好汲引后进。惜不及艾而卒”;网络上百度百科载:“围剿明末农民起义军、建议清朝采取明朝典章制度、镇压南方。”从中,他看出洪承畴为人勤慎,并不懒惰,并非邪恶之人,更不像是追求享受的人。他建议当年较为野蛮的清朝统治者采用明朝典章制度,从而采用了许许多多汉人为官对国家进行治理,这是否便是对汉文化及汉人的一种挽回、延续与维护!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6949121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e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