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乡村文化建设工作计划及不足精选 发展乡村旅游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科学理念,通过保护乡村传统文化、建设乡村文化生态,最终实现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打造“前台”来“舞台化”展示乡村文化、大规模接待游客;建设“后台”以“真实性”保护乡村文化,只对少部分与后台相关或后台允许进入的人才开放 ;设置“帷幕”来分割前台与后台。尊重各乡村特色与风貌,最大程度地保留原汁原味的乡村文化和乡土特色。乡村整体设计要立足于乡村地域范围内的自然与文化资源,深度挖掘具有地域特征的文化符号,在乡村设计中彰显乡村文化特色,无疑是乡村旅游发展中乡村文化生态建设的重要路径之一。 1内生动力不足 有数据表明:近15年来,中国传统村落锐减近92万个,并正以每天1.6个的速度递减,一些地方出现空心房、空心村,乡村文化的土壤正在萎缩。农民工纷纷涌向城市,农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转移和跨区域流动,导致农村劳动力要素不断流失和农村的“老龄化”,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乡村文化的根基,从而严重影响乡村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在客观上造成了乡村文化中坚力量的削弱乃至流失,削减了农村文化发展的后劲。这主要包括诗词文化的“老龄化”、青年干部的“去留”问题以及民俗技艺的“危机感”。 2外部供血不足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比重大,现有乡镇4万多个,行政村总数达69万个,自然村就更多。作为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主体的政府,面对如此巨量的乡镇、行政村,政府的资金投入明显不足。在中央财政层面,国家文化建设资金主要流向城市而不是农村,农民人均投入不足市民的十分之一;在地方政府层面,限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在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上也出现不均衡的情况。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广大农民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当前我国很多地方的农村文化建设普遍缺乏有效的制度保证,乡村文化建设的创新和激励机制不健全,以致乡村文化的管理比较粗放,公共文化资源难以有效整合,乡村文化缺乏生机与活力,政府投入的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直接影响了乡村文化的有序良性发展。 3乡村文化运行机制不畅 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在物质生活改善之余,对精神文化生活呈现出多样化需求,群众性“口味”难以满足。这种供需脱节的乡村文化建设机制,往往是政府买单唱独角戏,难以有效激发广大农民的文化热情,也没有点燃农村的文化火种,更不能增强乡村文化的造血功能。“喂食”型的文化给养,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需要在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进行有效对接,建立运行有序、沟通顺畅的体制机制。 4乡村文化管理效率不高 基层文化设施大量闲置。镇村两级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室规模不同、格式各异具备使用功能且装修精致、条件优越。一方面由于有文化、有知识的年轻人大多外出创业、打工,家中以留守老人、妇女、儿童为主,很少有人参与讲座活动,也很少有人借阅图书、上网浏览,二是缺少软件设施,缺少必要的管理人员和相应的管理制度,使得这些有限的文化阵地难以很好发挥作用,造成“堂”、“室”大多处于闲置状态。 5民间剧团发展遭遇“瓶颈”期 传统市场缩水,当前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下,打造淳朴文明的良好乡风,提倡移风易俗摒除陈规陋习,已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极大降低了百姓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互相攀比的人情债负担,但是也不可避免的缩减了民间剧团以村民为主要受众的传统市场,降低了**民间剧团的收益。 同质化竞争较大 **民间剧团发展至今,已有剧团37个,从业人员有900余人。在传统市场缩水的情况下,虽然各个剧团坚持自编自演、自我提高、自我发展,但是主要表演形式仍是大同小异,以传统的小戏、小曲、小品为主,从民营角度出发,利益的冲突在所难免,同质化竞争较大。 转型“内驱力”不足 **镇多数民间艺术团队以民间剧团形式存在,主要构成人员为爱好文艺的村民,由团长负责联络演出和发放酬劳。大部分民间剧团的发展思维较为局限于传统的个体经营思路,对转型升级缺乏正确认知和具体方向,同时缺乏专业引导,对产业转型缺少信心、畏难情绪较重。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80ca9f0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b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