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湖情书》读后感言 杂文家宋志坚同志寄给我一本《鉴湖情书》,读过他的《自序》后,我知道《鉴湖情书》是要读作“鉴湖情-书”的。他在自序中写得分明:“这个集子终于定名为《鉴湖情书》,为的是突出一个‘情’字。我并不想用‘情书’二字来冒充鸳鸯蝴蝶派去招徕读者,《鉴湖情书》不是情书,是该读作‘鉴湖情-书’的。”我于是豁然明白:封面三蓝一红分色隔开的书名,是作者与封面设计师的匠心联用,为突出作者对故乡“鉴湖”酽酽的乡情的,并提醒读者勿误解书名。 由此联想到眼下书界的一些图书广告。比如,我曾见过一本很高雅的描写男女情感的散文书,书的内容挺严肃典雅的,那封面却以裸体美女做“包装”,并配以文字图解,有意在色与情上卖弄笔墨,以猎奇和寻求感官刺激的恶俗,去迎合低级趣味的庸俗心理。严肃的有责任心的作家是不齿于品位低下的广告的,宋志坚同志“不赶时髦,不爱凑趣”(房向东语),他不仅特意在自序中对“情书”二字进行告白,使人不致误解,而且还向读者导读自己的作品,引人思考,给人以知识。 他在自序中说:“在这些重在抒发乡情的短文中,也时有人生的感悟和生活的哲理,并隐约可见对时弊的针贬。”“但我心里明白,比起那些专为针贬时弊而写的杂文,这确乎别有一副笔墨,多了一点情感,却少了一点思辩,所谓‘人生的感悟和生活的哲理’仅是点到为止,没有再去层层论述剖析,这或许倒是这类文字的局限。”这种“白璧指瑕”的序言,与那种有意造假骗人上当的序言比,品位是高尚的。我喜欢这样对读者认真负责的作者。《鉴湖情书》乡情浓酽,我是一夜之间读完全书,此后又断断续续读过几遍,有兴趣的读者读读这本书,大概也会像我一样相见恨晚,爱不释手的。 我于是又由此联想到图书广告和序言写作对图书促销的问题。凭近年来购书的经验,我很反感那些在封面上作掠美虚美的图书广告,也讨厌那些自吹自擂,哗众取宠的序言,遇到这样的书,我便疑虑是否“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或许是我在吃过苦头后产生的逆反心理吧!我买刘义庆《世说新语》时,见封面满纸广告:“中国人的传世宝典”“家有财产万贯,不如读《世说》一卷”,还有那密密麻麻的一大段什么“帝王将相”“伟人”“终生研究之书”云云,便逆反地怀疑这是否哪家地下印刷厂印制的盗版之书?担心买回来还要做一回“图书校对员”,老实说,要不是在古典文学课读过该书一些章节,而眼前这本书错字还算少,我是不会冲着那封面广告买下这本书的;我托朋友买《容斋随笔》,特授意购买“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因为我见过在封面作某伟人“终生喜爱之书”广告的《容斋随笔》,那里面粗制滥造,错字不少,而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书,是可信赖的,我买过不少该社出版的书。 朋友为我买回来的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容斋随笔》,就没有在封面上做广告,很洁净,大方,内文印刷质量也好。在这充满造假的社会里,人们学乖了做逆向思维,多了一份戒心,提防着那华美的外表里可能裹着丑恶,愈吹得玄乎,愈疑惧是失真的货色,在不安中猜疑着。许多广告是如此,书的广告也是这样的,我的这种购书心理,或许也是许多读者的心态。 在我看来,书序的品位,也是激发读者购买欲的关键。品位低下的书,其序往往疏于导读,而热衷于庸俗的瞎吹;高雅的精品,往往出于严肃的有责任心的作家之手,这样的作家为自己的书作“序”,他总要透给读者真情实感,沟通心灵,与读者做面对面的谈心,导读他的作品,授人以知识和思想,使人觉得读他的书踏实,有益。朱自清先生为自己的书作“序”,就很朴实,谦逊,诚恳,读他的“序”,我们能见出他的求真,求实的严谨创作态度和治学精神。他对自己的作品,不虚夸,总要向读者作导读,指出哪些文章有不尽如己意的地方。 比如,他的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在我们看来很美,他却在《序》中说:“现在翻出来看,《笑的历史》只是庸俗主义的东西,材料的拥挤,像个大肚皮的掌柜;《别》的用字造句,那样扭扭捏捏的,像半身不遂的病人,读着怪不好受的。”他作序时还常借别人对自己作品的评论,向读者指出文章的不足,如《你我》自序中说:“《‘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叶圣陶兄来信说境界狭窄了些,与题不称。这回重读此文,更觉稚气。”有些篇章或许是他的得意之作,他也只是平实地说“《谈抽烟〉》下笔最艰难,八百字花了两个下午”“《山野掇拾》写了三天,躲在山坳一所屋子里。”让读者去体味评判自己的作品,这倒能引起读者的好奇心,想买一本来看个究竟。 因此,现在的作家出版家要树立精品意识。精品多了,声誉好了,才能拥有更多的读者,一味在封面和序言中文过饰非,哗众取宠,以低级趣味去迎合低级趣味的人,不会有大前途。低级趣味的人不是真正爱读书的人。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8ba4c53a2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6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