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纪念已经过去了

时间:2022-05-26 04:33:1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纪念已经过去了,但温家宝总理给都江堰市中小学生亲笔回信,还深刻留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我想念灾区的所有孩子。我深深地爱着你们。 ”看到温爷爷亲切的话语,不少学生眼圈湿润。总理的信,处处体现着“情”。

情,源自人性中最温情的一面,是人与人之间真挚情感的自然流露,给人一种爱与关怀的感受,有着由内而外感染他人的魅力,一股可以温暖人心的精神力量。纵观人们日常生活的演变,我们会从中发现,人情味已是一种社会关系的润滑剂,能使人与人之间的陌路感减少,进而催生信任和亲近。时下在一些地方,群众的内心深处,人情味已被视为党员干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折射,并隐约成为民间评价政府官员能否冠以“亲民干部”、“人民公仆”的入选证。凸显着党员干部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情愫的人情味,对于动员社会、影响民众、凝聚人心的现实意义,由此可见一斑。

应该承认,人情味这一古老而又现实的社会命题,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市场经济新环境中,受到了某些挑战与质疑。少数单位与部门类似“抵制人情味”的口号,不仅响彻在讲台上,而且显现在文字中。于是乎,人情味在一些人的视觉中似乎变成了 “灰色调”。何其故?陷入了人情味认识的误区。即把“人情味”与“人情风”等同;“人情味”与“好人主义”混淆;“人情味”与“斗争哲学”对立。三者


系于一源,即对人情味及其根脉——“人情”基本知识的无知,对极少数人利用人情以售其奸的假相缺乏透析。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讲人情,这一日常生活中逐步积淀而约定俗成的行为规则,已经纳入人们社会交往知识的范畴,被视为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种智慧、一种能力、一种人性品质。

诚然,当下“人情味”在少数地方确实有些变味,这种病,社会学家已给确诊为“人情风”,并像流感病毒似的毒化人情味。该病毒传到民间,请柬——“红色催款单”漫天飞,弄得人们叫苦不迭;此病毒传到官场,讲面子而失原则,送人情而马失前蹄者时有耳闻。 “人情风”不可长,但根治之,却将孩子与洗澡水一起泼掉,显然不合逻辑,也实不可取。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新形势下,但愿注重人情味能成为一种新解,形成一种共识,并蔚然成一股新风。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9e104c79ec3d5bbfd0a74e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