怜悯是人类的天性的读后感 《怜悯是人的天性》是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让·雅克·卢梭的所写的一篇文章。卢梭的一生跌宕起伏。他生前遭人唾弃,死后却受人敬仰,一生颠沛流离、历尽艰辛。1762年,卢梭因发表《社会契约论》和《爱弥儿》而遭到了法国当局的追捕,不得不逃到外国去避难。1778年,在巴黎逝世。去世后,卢梭被安葬在巴黎的先贤祠。 卢梭的思想和学说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政治方面,他反专制、反封建,引领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文学创作方面,卢梭开了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影响了一大批文学家,如托尔斯泰、雨果、歌德等。 《怜悯是人的天性》的核心论点是“怜悯是人的天性”。卢梭先从在自然状态中的人谈起,引出“天性”和“美德”的话题,为后面的论述作准备;然后批驳了“人天生是恶人”的观点,提出“怜悯是人的天性”的观点;最后指出“怜悯之心”的作用。 在《怜悯是人的天性》中,卢梭提到,在自然状态中,好人和恶人彼此之间没有任何道义上的聯系,做好人和做恶人也没有什么公认的标准和义务。人们无法用好与坏的标准来评判自然状态中的好人与坏人。他认为,顺应天性的品行就是美德,悖逆天性的品行就是邪恶的。在文中,卢梭巧妙地批驳了霍布斯的观点。霍布斯认为人天生就是恶人,认为人性是邪恶的,人从不为除自己之外的人服务,人天生就是贪婪的,只会索取。他认为,人才是整个宇宙唯一的主人,是世界的主宰。卢梭认为,霍布斯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他把人为了满足自身的欲望而产生的需求与自然状态中的人为保护自己的生存、产生的需求混淆在一起。卢梭直接指出人的欲望的膨胀会使法律成为社会维持公平和秩序的必需品。人天生就有一种不愿意看见自己的同类受苦的心理,这使得他不至于过于为了谋求自己的利益而损害他人。人类在学会使用大脑思考之前就有了怜悯之心,甚至动物有时候也会表现出明显的怜悯。为此,他从多个角度举例论证,如母兽保护幼兽、马不愿意踩着活着的生物跑过去、动物在同类的尸体旁边走过时感到不安、动物以某种方式掩埋死去的同类、屠宰场的动物发出哀鸣等。他引用大量的事实,批驳对方的观点。他认为,怜悯之心是合乎自然的天生的人的天性。人的怜悯之心是“纯粹的天性的运动,是先于思维的心灵的运动”。这种天然的怜悯之心的力量是难以被摧毁的,就连屡屡对敌人滥施酷刑的暴君也会为戏剧中不幸者的苦难遭遇而痛心、落泪。暴君对不是他所造成的痛苦也感到伤感,因此而不敢去看悲剧,这是因为怜悯是人的天性。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a6f874fac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2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