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光一点萤散作满河星 美一直是人们的追求,教学也不例外。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要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审美因素,从而使学生体味作品的语言美、感受作品的情感美、欣赏作品的形象美、理解作品的思想美,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与高尚的审美情操。 一、语言之美,.赏心悦目 文学美首先表现为语言美。从《诗经》到《离骚》,从汉之大赋到唐诗宋词,从元曲到明清小说,再到现当代的诗与文,语言之美似乎给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学都平添了一层诗意。贾岛曾经就有“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感慨。教师在教学中就是要善于从语言入手,让学生体会作品语言中所蕴含的美感。 诗歌首先是以“外在美”来取悦于人的,包括其形式和节奏。古诗词是极具节奏和音律的,教学中需要从诵读入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趣读其中的抑扬顿挫,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在这样的朗读感受中逐渐体会古诗词中蕴含的节奏美和音律美。“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简单的节奏,和谐的意律。押韵、叠声、双声,细腻的笔触、生动的描摹仿佛是天籁之音,如潺潺流淌的小溪,又似优美的钢琴曲——理查德克莱德曼的“秋月私语”。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豪迈、飘逸,借助于联想和想象,能把学生带到奇幻的梦境之中。 然而,语言之美起于诗,又不限于诗。散文韵文各具特色。不仅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语言高雅、隽永、绘声、绘色、绘形,月色下的荷塘和荷塘里的月色能让学生学得如痴如醉;王勃的《滕王阁序》,那瑰丽的词采,工整的对仗,铿锵的音韵,自然的用典,浓墨重彩、极富层次感的景物描写,渴望用世的抱负和强自振作的意志;文用骈体,通篇气势奔放,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联,动静相映,意境浑融,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可谓是是字字珠玑,句句生辉,章章华采,使学生充分领略了我国古代骈体文辞采华丽的特点。 鉴赏教材美的语言,让学生感受语言美,就要“美读”。“美读”就是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诵读,就是把“写在纸上的语言变成活的语气”。通过美读,调动学生视觉、听觉以及想象等感觉经验,使学生在语言的流动中感受课文各种形式的美,进而感悟作品美的意境。 二、情感之美,激发兴趣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那些脍炙人口的名篇之所以流传不衰而熠熠生辉,不仅因为其语言文字之美,更重要的是文中渗透着作者炽热的情感。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作者回忆了许多日常生活中的家庭琐事、 琐谈,事细情深,悱恻动人,若教学过程得当,那充满人间的悲喜哀乐之情便会充盈学生的心田。此外更有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王维的“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毛泽东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这些人的身上启迪心灵、震撼心灵的情感,体现的是人性的优点,体现的是人类追求进步时的苦难、磨练和奋争,体现的是一种坚强和不屈的精神意志,他们带给读者的是一股强大的心灵震撼力,促使读者从他们身上汲取精神的人性的力量,这正是课文的美育教育目的之一。 三、形象之美,心旷神怡 景物之美。“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人与大自然的对话,与青山绿水的交流,常会激发人们的诗情画意的勃发。《荷塘月色》中飘着淡淡幽香的月下荷塘,笼着轻柔薄纱的塘上月色,以及心怀淡淡的哀愁和喜悦独步月下的作者组成的静谧、和谐、优美的引人遐思的美景图;《沁园春?长沙》中辽阔壮美的秋景前那慷慨旷达的气魄,投身革命的豪情,;《山居秋暝》中清新怡人的“清泉石上流”;《雨霖铃》中凄冷萧瑟的“杨柳岸晓风残月”;《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气势宏伟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一幅幅以情寄景、情景交融的图画,使学生领悟到或壮丽、或秀美、或凄凉、或美好的自然风光,引发深刻的美感体验,这无疑是美的源泉所在。 文学作品中典型人物形象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评价人物形象是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内容。小说、散文、诗歌、戏剧中鲜活的人物比比皆是。无论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都表现出了鲜明的爱憎褒贬倾向,体现了作者的美学理想。陆游在《书愤》中叹息“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时壮志未酬的形象,无不让人心生感慨。而那善良、清纯,如白洋淀里的一朵荷花水生嫂;那边城湘西吟唱凄美而古老的歌曲的爱情女神翠翠;那痴痴呆呆念念不忘阿毛的祥林嫂,那一个个同命运抗争的或刚烈或进取或清纯或凄美的妇女形象,无不让人心灵震动,个个都是让人记忆深刻的。语文教师就是要善于抓住文学作品中的各类形象,以形象之美,激发学生求真趋善、爱美憎丑的道德情操,点燃学生爱美的火花,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深刻的审美教育。 四、思想之美,令人感悟 文章没有正确而深刻的思想,就等于人没有灵魂。作品的思想,是作者在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各种景象的感受和体验中提炼出来的。 鲁迅的《拿来主义》,深刻地论述了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态度是“拿来”,要“放出眼光,运用脑髓,自己来拿”,让学生在笑声中理解了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清冈卓行的《米洛斯的维纳斯》中,作者认为维纳斯双臂残缺是“借舍弃部分来获得完整的偶然追求”,是“向着无比神妙的整体美的奋然一跃”,让学生对美的理解有了更深刻的领悟,有了一次全新的认识。还有杜甫?“艰难苦恨繁双鬓”是一腔愁绪的积累,“长使英雄泪满襟”是壮志难酬的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b608265fd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f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