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徐霞客 为了写这篇时光杂记。我搜索了好多的回忆,翻阅了几乎能找得到的游记。近现代的游记作者所作之书有少许相似之处,无外乎来了场说走就走或者新奇的旅行抑或流水账。在经历了强盗、艳遇、甚至怪兽之后,又回到了起点。太多的故事的新鲜只在于没有真正旅行人的憧憬与热度。这些东西只能让我仰望,真实生活很难去实现。真正有点回味的却是《徐霞客游记》。祖国的锦绣河山,自然界的万千奇景,在霞客的笔下,如诗如画,栩栩如生。写动态,千变万化;写静态,清新秀丽;写山,或峻险幽奇,或巍峨雄壮,令人目不暇接;写水,或碧波荡漾,或水清石寒,令人心旷神怡;写洞,或玲珑剔透,或乳柱缤纷,令人眼花缭乱;写险,或悬流而下,或猿挂蛇行,令人心惊胆战。如此种种,美不胜言。虽然所用之文是古文,但是在隐隐约约之间,仿佛可以感觉到所见之物之奇特、所状之景之优雅,从其行笔之流畅中体会到此人的广阔胸襟、洒脱不羁的性情。下面摘抄一段小文供大家感受一下: 戊午(公元1618年)九月初三日。出白岳榔梅庵,至桃源桥。从小桥右下,陡甚,即旧向黄山路也。七十里,宿江村。 三言两句,给人一种清爽的感觉,这也如他今日游历的心情吧。且不去看内容,就仅仅是这几个地名,也是够文雅。就像《琅琊榜》里初闻江左梅郎之名,就觉很有才气。古代文人沉浸山林以解仕途之烦忧,望山林之乐、碧水之幽能够化解心中的惆怅与 烦丝,也更寻得一清净之地思索今后的人生之路的走向。一路走,探寻自由之路,这是对自由的不懈追求。就像我们在读李太白的诗,可以看到,他既有清高傲岸的一面,又有庸俗卑恭的一面,他的理想和自由,只能到山林、仙境、醉乡中去寻求,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所以在《将进酒》、《江上吟》、《襄阳歌》等诗中流露出人生如梦、及时行乐、齐一万物、逃避现实等思想,这在封建社会正直孤傲的文人中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诗人只有置身于斯,才能文如泉涌,可以说不断变化的景物触动了他们的心灵,刺激了他们的感官,使得他们对于外物有了主观反应,经过深厚文化底蕴的加工就变成了一首感人肺腑的诗。而他们极富感染力和艺术性的诗句使得山林更具魅力,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如同“时势造英雄”,英雄同样可以造时势。就如同在金陵,李白遇见了崔成甫。两人都是政治上的失意者,情怀更加相投。每次游玩时,都尽情畅游,不计早晚。他们泛舟秦淮河,通宵达旦地唱歌,引得两岸人家不胜惊异,拍手为他们助兴。两人由于性格相投、遭遇相似,所以比之一般朋友更为默契,友情更深厚,因而李白把崔成甫的诗系在衣服上,每当想念,便吟诵一番。 游历完之后,会有一句,不过如此,大失所望。两种分析:一种:你来这在于你的好奇心。其二:真的不如你的美好。 灯已燃尽,人却无困乏,相坐促膝,不若熄灯夜谈之会。待进入梦乡,来一次神游之旅。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bf8f49a07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f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