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的由来 “七宝”作为地名,其由来一般说法有两种: 一是据民间传说,说当地曾有飞来佛、汆来钟、金鸡、玉筷、玉斧、神树和金字莲花经等七件宝物,故名七宝。这仅是传说,作为地名之源恐不足为据。 二是因七宝教寺而得名。南宋绍熙《云间志》记载:“七宝院在县东北七十五里,原系福寿院,大中祥符元年赐今额。寺有五代进桧,今已合抱。”可后来又有不同说法,称此寺原名福寿庵(院),又名陆宝庵,是陆机、陆云(世称二陆)家祠,原址在松江陆宝山。因陆宝山的山泥可制陶器,到唐代时人们将土挖尽而山被铲平,此寺只得迁到吴淞江畔。吴越王赐金字藏经一卷,说“此亦一宝也”,因此人们将陆宝庵改称七宝寺。、宋初,七宝寺从吴淞江畔迁到蒲汇塘北(今七宝二中校址),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由真宗皇帝赐额“七宝教寺”。元末明初,七宝教寺不断拓建,屋宇达千余间,规模出众。同时期,当地渐以棉纺织业享誉八方。明万历《青浦县志》称七宝镇“居民繁庶,商贾骈集,文儒辈出,盖邑之巨镇。”可见时人称“镇无旧名,缘寺得名,寺无他重,因镇推重”,确实可信。 古镇的变迁 据方志记载,古镇七宝大约于五代十国时期已形成集市,至宋初略显规模。 宋代初,七宝教寺从吴淞江畔的陆宝山,迁到松江府三十五保,选蒲汇塘北、横沥港西重建寺院。随七宝教寺名声日趋显赫,香火持续旺盛,寺南集市人气越聚越旺,渐形成集镇。这里,历来地处上海、青浦、松江(前为华亭或娄县)三县交界,东西交通有蒲汇塘贯穿,南北来往有官道连接,实属天然的水陆码头。七宝镇随着规模的扩张,得以雄踞一方,至明嘉靖、万历年间,当周边诸市也纷纷建镇时,它更以繁荣的棉布交易和漕运要道而著称,使人们共认这里是松江府地面上举足轻重的巨镇,可威镇三县四邻。明万历年间,镇上不但重修七宝教寺,新造南城隍庙,有人还选中这里的王家场,增建了在上海市郊罕见的清真寺。连穆斯林也前来汇聚,可见当时七宝镇的繁华程度非同一般市镇。在这弹丸之地,竟聚集了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的活动场所,实属罕见。 近代,七宝镇区以蒲汇塘为界一分为二,北镇隶江苏省青浦县,南镇先后隶江苏省华亭、娄、松江县,而蒲汇塘以东则属上海县。直至民国36年(1947年)才划归上海市。 数百年来,古镇也饱受了天灾人祸,历经风雨苍桑。尤其是太平军进攻上海之战、江浙联军战争和抗日战争,七宝地区都成了战场,以致屡遭兵火重创,众多文化遗存就此被毁,昔日的繁华变得满目疮痍。 20世纪50-60年代,镇区市政建设变化不大。1958年9月1日,这里成立了上海市第一个农村人民公社一一七一公社,随后镇区出现了一大批镇办企业和事业单位,商市以农贸为主。1965年5月,镇区从七一公社析出,成为上海县直属镇。建置一变再变,古镇也变得越来越新旧混杂。1972年起,镇区面积逐年扩大,但市政建设随心所欲没有章法。1979年,青年路上建造了两幢四层楼房,建筑面积近3000平方米,是当时镇区最高最新型的建筑物。镇区建设也就此加快步伐,至1986年,镇区面积为0.83平方公里,居民有2088户,户籍人口为7662人,形成青年路一条街、富强街和民主路3条新街。 老街概貌 七宝老镇区的基本格局,形成于北宋时期。镇区建筑的基本样式,属明清时期风格,因此现人称明清街。而沿街建筑因大多重建于清末民初,所以又较多地显现当时的建筑神韵。 现在镇区以南北大街为中轴线,以塘桥为轴心,又以蒲汇塘为腹地横界,以横沥港为东部边线。与蒲汇塘平行的有众多街巷,塘北有青年路、北东街(又称北东塘滩)、北西街(北西塘滩)及杨家弄、徐家弄等,塘南有南东街(南东塘滩)、南西街(南西塘滩)、富强街等。镇区西南部以浴堂街与南街为轴,形成又一片街区。整个老镇区现已发展到东至新镇路,西迄七莘路,北靠漕宝路,南接农学院。如今的老街,店铺林立,南大街以经营特色小吃为主,北大街以经营旅游工艺品、古玩、字画为主。 镇区内的老街逼仄狭长,两侧建筑屋檐相吸,对街的门窗近在咫尺间,人们几乎伸手可握,挺身可越。早年,街面大多由板条石和砖铺成的。可惜,在1958年“大跃进”时被改了面目,弄得街不像街,路不像路。现存建筑大多建于清末民初,明代建筑仅剩解元厅,北镇尚有几幢建于清咸丰年间的宅第。 当年在北西街口设有镇门,拱形,题有“秀挹泖峰”四字,为清代遗迹。现经修复,北西街上建立了张充仁纪念馆,西侧当年是校场,现称蒲溪广场,建有名为避风台的戏台和蒲溪坊牌楼。 而在沿街店铺的背后,蜗居着一代又一代的“老七宝”。 多少年来,镇上仅住过几位朝廷高官、商界巨子、艺术大师,因此极少建有世袭豪宅、高层洋楼、大型庄园。这里,似乎始终是平民的天下。这田园中的重镇,似乎始终是城乡之间的交叉点,是农民心中的新世界,是历史进程的守望者。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c866263ddccda38376bafa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