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时间:2022-07-17 15:41: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二十四节气由来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先秦时期开始订立、汉代完全确立的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 二、二十四节气介绍

1.立春又叫打春咬春报春,在每年的24日前后。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是二十四个节气的头一个节气。,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有打牛和吃春饼、春盘、咬萝卜等。

2.雨水:在每年的219日前后,这时春风遍吹,冰雪融化,但冷空气活动仍较频繁。雨开始,雨量渐增,所以叫雨水。农谚有云:“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在雨水这天,在民间有一项特具风趣的活动,“拉保保”“保保”就是干爹的意思。而雨水节拉干爹,意取“雨露滋润易生长”之意。

3.惊蛰:在每年的35日前后,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所以叫惊蛰。惊蛰前后,乍暖乍寒,气温和风的变化都较大。我国部分地区进入了春耕季节,谚语云:“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惊蛰没到雷先鸣,大雨似蛟龙”。在惊蛰这一天,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民间有“打小人”驱赶霉运的习俗。

4.春分:在每年的321日前后,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所以叫春分。天以后北半球昼长夜短所以春分是北半球春季开始。我国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农谚有云:“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种瓜豆后插秧”。在春分那一天,民间有“竖蛋”的习俗,故有“春分到,蛋儿俏”的说法。

5.清明:在每年的45日前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万物开始生长,农民忙于春耕春种。在清明节这一天,民间由扫墓祭祖、踏青、种树、插柳、蹴鞠、荡秋千等等习俗。农谚有云“清明种瓜,船装车拉”,“清明前,去种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与清明有关的诗句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传说晋文公重耳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介子推。行至坟前,只见去年被大火烧焦的老柳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下了一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6.谷雨:在每年的420日前后。雨水充沛五谷生长,所以,谷雨就是“雨生五谷”。农谚有云“谷雨前后,种瓜种豆”,这一天,民间由赏牡丹的习俗。


7.立夏:在每年的56日前后,夏季的开始从此进入夏天,万物生长旺盛。炎暑将临,雷雨增多,这是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最重要节气。农谚有云:“立夏种棉花,有苗无疙瘩”立夏这一天民间有“斗蛋”的习俗,我国南方还有“称人”的习俗。

8.小满:在每年的521日前后,大麦、冬小麦等夏收作物,开始饱满,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满。农民购置农器家具,做收麦前的准备工作。开始套种晚秋作物。农谚有云:“小满不满,芒种不忙”,“小满种谷,憋满仓屋”。在小满这一天,有“抢水”与“祭车神”的习俗

9.芒种:在每年的66日前后,收麦(小麦、大麦)种谷(谷、黍、稷农村大忙开始,故有“芒种忙,三两场”的谚语。芒种前后,长江中、下游地区,雨量增多,气温升高,进入连绵阴雨的梅雨季节,空气潮湿,天气闷热,各种器具和衣物易发霉,所以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也叫“霉雨”。

10.夏至:在每年的621日或622日。即:夏天到来这一天是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从这一天起,进入炎热季节,天地万物在此时生长最旺盛。俗谚云:“夏至有雷六月旱,夏至逢雨三伏热”。“夏至翻白云,平地见鱼鳞。”过了夏至,太阳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一天比一天缩短,黑夜一天比一天加长。

11.小暑:每年的76日至8日之间。太阳黄经为105°。天气已经很热,但还不到最热的时候,所以叫小暑此时,天气逐渐炎热,汛期到,作物旺长俗谚云“小暑泥鳅赛人参”“小暑种芝麻,头顶一串花”

12.大暑:在每年的722日至24日之间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这个节气雨水多,“小暑、大暑,热死老鼠”的谚语,要注意防汛防涝。

13.立秋:在每年的87日至9日之间。太阳黄经为135°。从这一天起秋天开始,秋高气爽,月明风清。此后,气温由最热逐渐下降。

14.处暑:在每年的822日至24日之间。太阳黄经为150°。这时夏季火热已经到头了。暑气就要散了。它是温度下降的一个转折点。是天气转凉象征,表示暑天终止。

15.白露:在每年的97日至9日之间。太阳黄经为165°。天气转凉,水汽凝成露水,夜间露水发白

16.秋分:在每年的922日至24日之间。太阳黄经为180°。秋分这一天同春分一样,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等长从这一天起,阳光直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依我国旧历的秋季论,这一天刚好是秋季九十天的一半,因而称秋分。但在天文学上规定,北半球的秋天是从秋分开始的。


17.寒露:在每年的108日至9日之间。太阳黄经为195°。白露后,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到了寒露,则露水日多,且气温更低了。所以,有人说,寒是露之气,先白而后寒,天气更冷,露水更冰,快要凝结成霜的意思。

18.霜降:在每年的1023日至24日之间。太阳黄经为210°。天气变冷,露水结成薄霜所以叫霜降[8]

19.立冬:在每年的117日至8日之间冬季的开始。冬,作为终了之意,是指一年的田间操作结束了,作物收割之后要收藏起来的意思。立冬一过,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即将结冰,我国各地农民都将陆续地转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其他农事活动中。

20.小雪:在每年的1122日至23日之间气温下降,开始降雪,但还不到大雪纷飞的时节,所以叫小雪。小雪前后,黄河流域开始降雪(南方降雪还要晚两个节气);而北方,已进入封冻季节。

21.大雪:在每年的126日至8日之间。天寒地冻,大雪纷飞;(降雪几率大)北方,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景象了。

22.冬至:在每年的1221日至23日之间冬季的开始。冬至这一天,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我们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开始进入数九寒天(渐入严寒)。天文学上规定这一天是北半球。而冬至以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的白天就逐渐长了,谚云: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11]

23.小寒:在每年的15日至7日之间天气很冷但未到极点[8]

24.大寒:在每年的120日至21日之间。大寒前后天气最冷的意思。。大寒正值三九刚过,四九之初。谚云:“三九四九冰上走”。[8]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d6c0575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d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