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周转率指标计算的几点问题

时间:2023-01-25 23:41:08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周转率指标计算的几点问题

[ ]本文针对在企业实务中,存在对于周转率计算公式中的平均数简单按“(期初余额+期末余额)/2”取值、存货周转率未根据经营特点细分等问题,分析其主要原因:实务统计工作量大、未能运用信息技术协助计算、教学环节未把好关,并提出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取值的准确性、根据企业业务特点,合理运用公式、从教学层面更正等建议。

[关键词]周转率;计算;取值;合理性

周转率主要有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等,周转率分析是财务指标分析中营运能力分析的重要部分,在企业实务经营分析最多的是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不少企业明确将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列入对业务人员的考核范围,以减少存货积压、促进销售、及时收回货款等,如笔者之前任职的A公司,在对其产品经理的考核指标中,库存周转率占考核分值的10%,存货滞销率和淘汰率占比20%;在对区域业务员的考核中,规定“對于应收账款的回款任务达到80%以上的业务员,按实际完成率考核发放,完成率在80%以下的考核为零,完成率低于30%的只发放底薪”;财会人员于每期期末需对这些指标进行计算、考核、评价,并提交管理人员分析处理。A公司将存货和应收账款的周转情况与员工的切身利益挂钩,旨在提高周转效率,提高经济效益。然而,在实务中却常常出现指标计算和分析不尽如人意的情况,指标计算结果不准确,进而对管理人员的分析和决策造成偏差和误导。 1周转率指标实务运用中平均数取值存在的问题 1.1平均数简单按“(期初余额+期末余额)/2”取值

周转率是衡量某项资产的周转效率,在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的《财务管理》(总主编:张浩亮,主编:张薇)(20171月第2版)一书的235-237页中,在计算存货、应收账款、总资产、流动资产的周转率时,计算公式里的平均余额均按“(期初余额+期末余额)/2”取值。此外,在其他各类教材、指导书以及相关教学视频或考试资料中,甚至在各种类型的课堂上,对于周转率计算公式中的平均数取值也均按“(期初余额+期末余额)/2”的计算方法给与指导。然而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均为资产负债表上的一个时点数,其偶然性较大,特别是对于季节性生产或其他类型的资产波动较大的企业而言,简单运用“(期初余额+期末余额)/2”计算平均数,会导致计算结果偏离实际平均数。因此,若按照上述算法计算平均数,并不能保证周转率的准确性,亦导致计算结果无法作为考核实际经营情况、分析及决策的准确依据。 1.2存货周转率未根据经营特点细分

对于一个典型的制造业企业来说,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组成了企业存货的主要部分,每种存货归属于不同的生产经营流程,因而对其经营和管理方式并不相同,企业首先从供应商采购原材料,其次生产线领用原材料进行生产,产生了在产品,在产品生产完工,


最后转为产成品,进入后续的销售环节。在实务中,不同类型的存货余额差异是较大的,如笔者曾任职的B公司2016年平均存货为1675704.96元,其中原材料的平均余额为 1060824.64元(占67%),库存商品的平均余额为534505.13 元(占35%),半成品的平均余额为80375.19元(占5%),可以看出原材料、库存商品、在产品的余额相差较大,半成品仅占其5%,因此有必要进行针对性地明细分析,否则我们无法从一个笼统的“存货周转率”指标中看出,在三种存货中哪种存货的周转速度快、哪种存货的周转速度慢,进而分析企业生产经营及流程中的优劣势及薄弱环节,并采取对应的改进措施。然而在现行计算中,取所有存货余额的平均数来计算一个存货周转率指标,并未区分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等各自的平均数和周转率。 2周转率指标运用中未能准确计算的原因 2.1实务统计工作量大

准确的平均数计算应取每个时点的余额进行序时平均或每日平均计算,然而,这个要求对于目前的不少企业来说是一个难题。倘若要求业务人员或财务人员在进行其他大量日常工作之余,还需花时间取每个时点的余额进行序时计算平均数,或取每天的余额计算平均数,其工作负荷重,在实际工作中较难执行,因此很多企业就简运用“(期初余额+末余额)/2”计算平均数。 2.2未能运用信息技术协助计算

虽然现在信息技术已在企业很多领域中得到运用,一些企业也能运用信息系统辅助计算存货周转率指标,然而由于多种原因,不少企业目前仍未有或未能运用信息技术协助计算或自动生成所需数据,或是在信息系统中未能合理取平均数,仍需人工手动计算,而人工手动计算则会出现平均数取值不合理、工作难度较大等问题,因此无法正确计算各项周转率指标,导致实务运用中无法科学进行分析和决策,进而影响企业经营效率。 2.3教学环节未把好关

目前,在不少的专业教材、指导书、教学视频甚至是课堂教学中,对于周转率的教学未能有深入的剖析和阐释,均按照一般公式直接列式和计算,不少知识传授为考证应试指导而不是根据经营分析需要进行知识传授。如上述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的《财务管理(总主编:张浩亮,主编:张薇)(20171月第2版)一书中对于平均数的计算均按照“(期初余额+期末余额)/2”列示,而未做深入解释,也没有针对不同类型的问题区分对待或提出对策,而教师在授课时亦直接按照此公式指导,在一些应试考证中基本也未结合实际经营情况进行说明或深入阐释,导致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周转率知识时,潜意识中形成了按“(期初余额+期末余额)/2”计算平均数的思维模式,导致在实务运用中照搬公式计算,而未深入探究指标的内在含义,未能为生产经营做好支持服务。 3周转率指标实务中的平均数取值建议 3.1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取值的准确性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ea752e667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b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