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异性免疫(第一课时) 龙里中学 吴穗梅 说教材: 本课时内容包括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抗原和抗体的知识 本节是对前面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完善。是后面学习免疫过程的关键。是学习基因工程的应用(生产疫苗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发酵工程应用等的奠基石。 现实意义:高考几乎每年都有涉及免疫学方面的内容,且有增加的趋势。 生活意义:随环境问题越来越来突出,疾病的防治与人体健康成为大家聚焦的热点。通过本节学习可让学生们掌握免疫学的一些基本常识。(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消化”他们呢?授人鱼不如授人渔) 说理念:授人鱼不如授人渔 21世纪,作为一名生物教师,我们的目标是提高每个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注重学生对生物科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的掌握和应用 ,在此基础上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据此,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知识与技能目标: 知道免疫的概念和非特异性免疫 识记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 理解抗原和抗体的知识 说学情: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能力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必修本的教材,具备一定认知能力和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 社会背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疾病预防的重视,相关的媒体报道和宣传较多。另外刚刚经历了“禽流感”和“非典”这两个特殊时期的“洗礼”。对免疫,学生应该是有一定的经验认知的。若以此为契机结合相关的疫苗接种导入本课,应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法:情境导入) 当然本节内容涉及的是比较前沿的一门科学。多为微观领域的内容。本节课更可以说是一节概念课,其概念都是前人在实验基础上总结出的理论,比较抽象。作为高三的学生,认知能力有限,也为本节课增加了难度。 说重、难点 重点:抗原和抗体的概念及特点 难点:抗原和抗体的概念及特点 说策略: 采用实物、图片直观教学法。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背景知识及图片材料,自主建构知识。多媒体辅助,运用“探究合作式教学”,培养学生善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养成积极探索的学习习惯。同时结合有关知识点,渗透相关情感态度价值观。于无形中实现我们的三维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类比、归纳的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情感 培养持之以恒的态度 树立正确生活观念、洁身自爱、善待生命 教学过程 设计思路:(1)创设情境、发现新知(2)合作探究、建构新知(3)实践应用、运用新知(4)知归纳小结、巩固新知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问题情境:(1)不小心弄了个小伤口,习惯上常用唾沫涂抹,也有一定的消炎作用,知道为什么吗?(2)流感流行时, 我们是不是全都感冒?(不同层面多角度提问引出并简介免疫的概念和非特异性免疫的概念及范围) 实物情境:为了预防新生儿患流感,现在已有流感疫苗。同学们接种过疫苗吗?为何接种疫苗?是否接种一种即可预防所有疾病?同时展示注射器,疫苗包装盒及相关图片。(导出本节课题:特异性免疫) 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利用已有经验同化和顺应新知,在同化和顺应的循环中更易实现知识建构。 特异性免疫 史实情境:向学生简介天花防御建立的过程。 以史实阐释生物学知识的来源,一些曾经或者正在困惑人类的生物学问题,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对科学产生兴趣。天花防治的发展史记录着科学家们的思想及思想转变历程,呈现着科学家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世界观。这对学习者形成正确的思想具有极其重要的教育意义。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科学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帮助学生养成持之以恒的求知态度。了解我国在这方面做出的贡献,渗透爱国情感。学生通过过程式的学习,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以此引出免疫的物质基础) 一、 免疫的物质基础:着重强调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 给学生以机会主动地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根据已有的经验来建构新知识的意义。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培养学生合作、分析、以流程图形式归纳的能力。采用三步走: 合作探究:展示图片,学生活动:分析并归纳免疫的物质基础 归纳整理:训练学生以直观的形式归纳图表培养信息转换能力。 举例:胸腺发育不全者、扁桃体被切除者抵抗力弱,易患感冒。完善免疫的物质基础 (我们的教学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实践应用应该是最好也是最快能知道答案的法宝) 实践应用:(1)简介白血病病理,让他们预测其症状和死亡率高及死亡的原因。(2)判定俗语“不干不净,吃了没病”对错。儿童是首当其冲的易感人群,原因是什么? (通过上述应用引申:免疫系统的发育离不开环境中各种抗原的不断刺激 ) 问题情境:那么到底什么事抗原呢?(结合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图解引出抗原的概念。) 二、抗原: 问题情境: 作为抗原都有哪些特点呢?(进入活动探究) 特点: (分三步实现自我建构) 合作探究:活动1:图片展示集体免疫的现象。学生分析“非己”的真正含义 活动2:展示流感病毒和乙肝病毒图片,对比两幅图片并分析流感病毒能与抵抗乙肝病毒的物质结合吗? 归纳总结:抗原的特点,简介其大分子性的特点 应用实践:举例:结核杆菌,绿脓杆菌,天花病毒,肺炎球菌,流感病毒等都是常见的抗原,伤寒杆菌能与抗流感病毒的抗体结合吗? 问题情境:通过上述举例,大家也许会发现我们其实是生活在一个满是抗原的世界里,为何却没有天天生病?且我们使用的很多常见疫苗实质上就是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如卡介苗实际就是减毒的结核杆菌,接种它不是“引火上身”吗? 实验情境:多媒体展示关于抗体的实验,引出抗体的概念并对关键词加以强调。(介绍实验使学生理解科学的动态产生过程,激活学生的创造力,通过过程式的学习,逐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抗体: 概念 问题质疑、加深巩固:(1)抗体的产生条件?化学本质?分布?体弱为何多病?(2)实验中提到的外毒素、细菌在免疫学上称为什么?(3)抗体的分布?对侵入细胞内的抗原能起作用吗? 实践引导、知识生活化 :提倡母乳喂养小孩,提高宝宝抵抗力 学以致用、知识内化:(出示免疫球蛋白图片)问:注射该物质,能提高抵抗力吗?是否能够抵抗所有的疾病?能否口服?“非典”期间注射康复者的血清会有效果吗? 延伸应用:(1)接种牛痘预防天花中,牛痘里的什么物质起 作用?充当的是什么?其“以毒攻毒”的机理是什么?(产生抵抗天花病毒的“抵抗力”!)具体的机理是什么样呢?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板书设计: 特异性免疫 免疫的物质基础 免疫细胞: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 图解 免疫器官: 免疫物质:抗体等 抗原: 特点 一般异物性 特异性 大分子性 抗体: 化学本质:免疫球蛋白 作用:与特定抗原结合,清除抗原 分布:血清(主)、组织液、外分泌物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ed4c1ce86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4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