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互联网+背景下“二十四节气”课程的实践研究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谈互联网+背景下“二十四节气”课程的实践研究 摘 要:“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文化的传承。互联网+是一种新型的学习资源和平台。当互联网+和“二十四节气”课程碰撞在一起,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本文主要呈现的就是在互联网+背景下进行“二十四节气”课程的实践研究,从研究价值、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方法等方面进行设想。 关键词:二十四节气 互联网+ 实践研究 “二十四节气”不仅是在孩子们的眼睛里,更是在孩子们的脑袋里、心里。以“二十四节气”为载体,让孩子们能触摸到四季的脉搏,让“节气”所承载的文化气息弥散在孩子们的童年生活中,那就是“中国基因”。 互联网+是时下最新的一种资源、平台形态,他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新型学习模式,即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在互联网+环境下,主动融合线上与线下技术、课内与课外时空、校内与校外资源、传统与现代学习方式,以培育学生综合素养为目标的教学范式。 那么,利用互联网+进行课程实践,必定会形成独特的课程体系。我想从研究现状、研究意义与价值、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方法等方面进行设想,探究其可行性,并进行下一步实践研究。 研究价值 1.互联网+教育的融通价值 互联网+教育旨在尝试结合虚拟学习和现实学习,创建学习社区,利用互联网各平台的互动学习功能,形成互联网+背景下学生学习方式由传统的被动式接受到自主研究的转变。 2. 互联网+教育的实践价值 从教育角度来讲,“互联网+”背景下的课程实践研究是一种方法引领,创新性地探索新时期校本课程开发新路径,填补了目前这一块领域的研究空白。 从文化的角度讲,“互联网+”背景下的课程研究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建构。它引领学生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传统与现代手段都可以关注生活,汲取世界和民族教育的精华,通过体验与熏陶,理解与扬弃,沉淀与创造,形成一种高品味的精神建构。 从课程育人讲,“互联网+”的课程具有个性化、动态性和丰富性的特点,更加能适应小学生的学习特点。 二、研究目标 1.建立“二十四节气”与学生生命成长之间的关系,丰富学生知识、技能、生活体验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意识和热爱的情感。 2.汇聚整合“二十四节气”课程资源,形成课程的整体架构与实施策略,构建互联网+背景下的“二十四节气”课程学习模型。 三、研究内容 1.构建互联网+背景下“二十四节气”课程整体与年级序列的研究 (1)融合学科学习、班级活动和校外教育资源的多元课程。 ①学科渗透活动 将学校节气活动整体设计,与学生学科学习生活相联系。 比如语文学科:“秋分”节气品茶、吟诗、美文诵读;数学学科:研究树叶的比例与变化;音乐:吹奏与欣赏秋的声音;美术:画出秋的颜色;科学:气候与环境;体育:韵律操与绳操,学科学习与节气生活体验通过具体的活动贯穿其中。 ②班队活动的渗透 实现节气活动的重心下移,与班队活动与班级文化建设整合融通,让学生在群体活动,在小队成长中进一步感受个人的成长。如开展“敬老助老活动”“爱心义卖活动”“义工志愿者服务”等,在具体的活动体验中感受与社会的联系,与人的交往,对社会的奉献。 ③融通学生主题活动、探索活动 节气活动与学生的升旗仪式、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活动等融通,进一步打通学科壁垒,使学生主动应用所学知识与方法,参与到积极的社会生活发现中。比如开展“新能源探访”活动,学生走进“绿色科技住宅”,了解现代住宅设计理念;走进“石墨烯研究院”,了解现代新材料应用;走进“新能源汽车基地”,了解现代汽车发展。 ④校内外教育资源的融通 学校“节气活动”的设计、组织与实施,注重活动中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利用,让学校里的一花一树、一墙一角成为有效的教育资源。沟通校内、外教育资源,因地制宜的使用与开发,建立学校、教师、家长、社区、乡镇、企业、高职院校、科研机构等方面共同创生“四季活动”的机制与平台,体现学校及地区特色,形成整体融通的资源应用。 (2)整体策划与分层设计统分结合的课程设计。 整体策划时,根据学校实际,主动融入常州民俗、地方特色,以“学(节气知识)、诵(节气诗歌)、画(节气笔记)、做(节气活动)、过(节气生活)、悟(节气文化)”为主要形式,推进节气活动的展开。 分层设计时,首先对年级的活动的目标进行分层:一、二年级以“体验”为目标组织活动;三、四年级以“体察”为目标组织活动;五、六年级以“体悟”为目标组织活动。 (3)线下活动与线上直播融通共进的课程体系。 “线下做活动、线上做交流”。 线下让孩子们经历有趣、丰富和优质的节气活动、节气生活。利用各种互联网+学习平台将线下优质的活动资源集聚,并向全年级、全校、或其他学校开放和辐射出去,打破课内与课外、班内与班外、校内与校外的界限,提升节气活动的育人价值。 2.“互联网+”背景下课程学习模型的构建与运用研究 新型教学方式的特质就在于“融合”:技术上是线上与线下的融合;资源上是校内与校外的融合;时空上是课内和课外的融合;方式上是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我们希望挖掘“互联网+教育”中蕴含的大量具有价值的教育、教学资源,将其作为一种高效的研究武器来设计学习活动、准备学习资源从而实现新型教学方式的尝试。 24个节气,每个节气涵盖了多个领域,为活动组织实施方式的设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互联网+作为一种优质的学习资源,在课程中主要是利用学习“四件套”:用“CCtalk”软件进行网络直播学习;用“沪江学习网”建帖跟帖,进行学习成果的反馈;用umu软件进行课程的互动;用“钉钉”这一即时通讯软件进行学习信息的发布,以积分的方式进行过程性评价。通过创建学习社区、线上线下课程互动激发学生的参与度,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打破班级授课制的组织壁垒,具备学习共同体意识。 3.“互联网+”背景下课程实施方式的研究 在线上线下互动式研究的引领下,通过阅读与观察、走访与考察、调查与实践、研究与辩论等实施策略进行深入研究,激发学生的参与度,创生多样化学习机会,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4.“互联网+”背景下课程推广和辐射研究 (1)网络自然辐射 利用CCtalk、钉钉群、沪江学习网和微信作品打卡等互联网平台进行成果发布和评价。 (2)学校的微信公众号 (3)面向家庭、社区的团队活动 (4)出版物 四、研究思路 首先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等方法,对学生学习需求和现有资源就行调研分析,统一各方教育理念,对已有资源进行筛选,将资源结构化。然后进行“互联网+”背景下“二十四节气”课程育人价值的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接着设计实施“互联网+”背景下课程整体序列与架构的研究,开始对“互联网+”背景下学习模型的构建与运用、实施方式及推广辐射进行研究,最后撰写结题报告。 五、采用的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广泛收集整理文献资料,夯实课题相关理论。 (2)行动研究法:有计划、有行动、有观察、有反思地进行课题研究。 (3)经验总结法:本课题组要求每位教师对自己参与“二十四节气”活动写出自己的体会、提出意见,各教研组要在学期末进行总结。在总结、归纳、分析教师个人、教研组及其它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提出更加贴近我校实际的“二十四节气”校本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崔玉霞.二十四节气中的文化底蕴【J】.农业考古,2009(3) 【2】符燕妮.传统节气与溇水流域农村小学文化教育.吉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5卷,2014. 【3】王艳娟.以节气课程树文化自信.中国教育. 【4】李伟平 张勇卫. 节气活动:延续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命脉. 【5】徐青.《五维突破 互联网+教育》.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f6bd24ff4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