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立秋

时间:2023-10-09 04:52:1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立秋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立秋”后天高气爽,月明风清,气温逐渐降低。“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立秋”的早晚有很大区别,提醒人们不要大意,“立秋”后可能还有“秋老虎”。同时,“立秋”标志着开始收获,春华秋实指的就是作物成熟,开始兑现春天的承诺。

我国古人将立秋时节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一候凉风至”,是指“西方凄清之风曰凉风,温变而凉气始肃也”。也就是说,此时的风已经不是暑天的热风了,天气也开始呈现转凉的趋势了。

“二候白露生”,是指“大雨之后,清凉风来,天气下降茫茫而白者,尚未凝珠,故曰白露生,示秋金之白色也”。通俗点儿说,就是早晨大地上开始有雾气了。

“三候寒蝉鸣”,是指“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寒蝉开始鸣叫,说明天气真的开始变冷了,寒蝉之于秋天,就犹如布谷鸟之于夏天,都是一种信号。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写道:“立,建始也。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立为始,揫即束。自此,万物渐渐走向萧索成熟状态。

在自然界一枝一叶变化中,人们感受到又是一季到来。立秋有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前五日,风在树林间穿行,拂过衣袖,即便那么轻灵,也有丝丝凉意。暑热不经意间被撕开一道豁口,像泄了气的皮球,渐渐没了原先张狂的脾气;又五日,由于昼夜温差拉大,清晨,微微的凉风拂过面颊,舒爽宜人,袅袅淡雾尚未凝结成水珠,似轻纱笼罩,所以叫白露生;再五日,蝉儿晓知昼热夜凉,于是晚起早歇。虽在白天争相嘶鸣,但一日比一日减弱,秋的气息渐渐浓厚。

我一直以为,立秋要下一场雨,否则算不上秋日真正到来。初秋的雨少了一份急躁,多了一份柔媚。雨,滴在手背上凉凉的,沁到心


间,一股凉爽从心底里漾起。雨,落在草木上,唰唰作响,一片叶缓缓飘落,落得轻柔、落得坦然、落得余韵犹存。山谷中的雨更有意境,“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王维在《栾家濑》一诗中,以“飒飒”二字描写秋雨,极为传神,流淌着清幽的旋律美;溪水蜿蜒曲折,在石上时急时缓,氤氲着淡雅的画面美。我喜欢雨后到郊外,水还在哗啦啦流淌,流经红蓼、狗尾巴草时,草是俏皮的神态。清凉的空气里弥漫着撩人的果香、花香和泥土的气息,轻轻吸上一口,会心醉神迷。

“秋”字的本意是禾谷成熟,此时的庄稼更需要雨,正如农谚所说“立秋一场雨,遍地黄金出”,走在乡间小路上,绿还挺带劲,可色度加深了,有种历练后的老道。春耕时牛鞭甩动的声响,一直催促着庄稼使劲地跑,经历春生夏发后,已显露丰腴的身姿。葡萄一串串挂下来,正编织着甜蜜的梦。丝瓜吹着金黄的小喇叭,一直把身边的南瓜吹到泛黄。亭亭玉立的叶子再也遮不住了,大大小小的南瓜如车轱辘般壮硕。水稻茂盛,稻穗已伸出大半个头,穗上的小花随风抖动香气。抬头望天空,蓝得纯粹,干净无尘,即便有几片飘浮的云,也洁白无瑕。小鸟扑闪着翅膀,或许“侦察”一下稻谷的长势,几声啼鸣,满意地飞向天边。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季节正悄然转换,自然界万物忽然惊起,觉察到秋已来临。一年过半,我们也应“惊”时光匆匆如流水,“惊”工作任务未完成。在“夜色凉如水”的美好季节里,理当奋发进取,踏着秋天的节律,结出沉甸甸的硕果,与大自然联袂呈现一幅多姿多彩的大美秋景。(唐红生)

秋天是禾谷成熟、收获的季节。立秋不仅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也表示草木开始结果孕籽,收获的季节到了。

我国幅员辽阔,虽各地气候差异明显,不过此时大部分地区仍未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况且此时仍处在三伏天,暑热余威犹在。此时我国中部地区早稻收割,晚稻移栽、大豆结荚、玉米抽雄吐丝、棉花结铃、甘薯薯块迅速膨大,对水分需求很迫切,大秋作物进入重要生长发育时期,若此时受旱会给产量造成难以补救的损失。

因此立秋节气对农事活动来说尤为重要。农谚有云“雷打秋,冬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fa24f2f38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0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