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滕王阁序》古文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赏析(8)

时间:2023-01-02 18:37:19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王勃《滕王阁序》古文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赏析(8

3.上下浑成之美

“层峦耸翠”四句,借视角变化,使上下相映成趣,天上地下,城里城外,相与为一,不可分离,体现了作者整齐划一的审美观。而“落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写景名句,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构成一幅色彩明丽的美妙图画。

4.虚实相衬之美

“渔舟唱晚”四句,即凭借听觉联想,用虚实手法传达远方的景观,使读者开阔眼界,视通万里。实写虚写,相互谐调,相互映衬,极尽铺叙写景之能事。

总之,《王阁序》一文的写景颇具匠心,字字珠玑,句句生辉,章章华彩,一气呵成,使人读完后犹如身临江南水乡,难怪韩愈情不自禁地称赞说:“江南多临观之类,而王阁独为第一。”

艺术特色】

《王阁序》是唐人王勃用文写的佳作。此文内容丰富,情真意切;对仗工整,声律和谐;手法多变,格调迥异;散结合,语言华美。千百年来,一直被世人广为传颂。在高中教材中,此文一直为广大师生所喜爱。这里,仅就个人对文章的一点浅陋理解,将本文的艺术手法作以简要梳理。

()、文思细密,层层扣题

本文原题是《秋日登洪府王阁饯别序》,全文谋篇布局,无不统于题目之下。第一段写洪州地势之雄伟,物产之华美,人才之优秀,宾主之尊贵,紧扣题目“洪府”二字。第二段先叙写清澈幽寒之水,青紫暮色之山;再写仙境般之长洲,桂殿般之楼阁,展示了一幅壮美秀丽的王阁秋景图,紧扣题目“秋日” 、“登王阁”六字。第三段写王阁及周围景色之美,再一次紧扣题目“王阁”。第四段集中笔墨写阁中宴会场面,赞文人雅士之气和风采,特别是“四美俱,二难并”一句,对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和贤主嘉宾作总结赞美,紧扣题目“饯”。后面三段,笔锋一转,由盛赞良辰美景、文人雅士转为慨叹


人生艰难、命运多舛,表达了正视现实、奋发向上的态度。最后交代有幸参加盛会,理当应命作序,紧扣题目“饯”“序”二字。纵观全文,由地及人、由人及景、由景及情,步步递进,层层扣题。

()、写景状物,手法多变

王勃在文中运用灵活多变的手法描山绘水,将读者带入一种绝妙的佳境。1、景情结合法。文章前半部分侧重写景,生动地展示了王阁壮美秀丽的图景,描绘了宴游唱和之欢乐。后半部分触景生情,反复抒发了作客他乡、怀才不遇的感慨,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文中虽流露出相信时命运数的消极思想,但作者正视现实和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在文中无处不在。可谓景中有情,情中见景。2、色彩变化法。文章不惜笔墨,极力渲染,尽展色彩变化之美。如“紫电”、“青霜”、“耸翠”、“青雀”、“黄龙”、“白云”等,真可谓五光十色,摇曳生辉。特别是“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一句,尽力表现出山光水色之色彩变化,上句用色淡雅,下句着色浓重,在对比中突出了秋日景象之色。3、诗画统一法。文章第三段浓墨重彩地将王阁及周围景色推上了美的极致。文中写阁门美、屋宇美、山川美,写遍地宅舍、舸舰迷江、渔舟唱晚,真可谓是山清水秀、国富民强的江南风景图,特别是“落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既具有诗的意境,又兼备画的情调,想时像一幅充满诗意的大自然风景画,读时像一首妙趣绝伦的好诗,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4、虚实相间法。作者登高望远,不仅驰目四方,而且思接万里。文中既实写目之所见,又发挥想像,描目力难极之景。如为渲染阁中气氛,作者借助联想,让乐声唤来徐徐清风,让歌声阻遏高空行云,让雅士像陶渊明那样畅怀痛饮,让文人像谢灵运那般能诗善写。如此虚实相间,不仅使读者对所写之景有具体真实之感,又使读者视野开阔,目通万里。

()、含蓄委婉,述志言情

在大量的铺陈叙事之后,作者借含蓄委婉的笔法,腾挪跌之气势,宴游唱和之欢娱引出人世之艰难,仕途之崎岖,怀才之不遇,抒写了报国无门却奋发向上的执着态度。如第四自然段,兴尽悲来,“望长安于日下,指吴会于云间”委婉地抒发远离京城浪迹天涯之情。接着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fb47c7683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