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教师招聘考试部分试题4 一、填空题 1.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治、国防、民族团结的教育。 2.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坚持(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相互尊重的原则,不得违反中国法律,不得损害国家主权,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 3.学校应当保证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开展文化娱乐等课外活动。社会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应当为学校开展课外活动提供便利。 4.师德在教师素质中居于(核心地位) 。 5.教师的劳动具有(示范性),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以自己的知识、技能去影响学生,而且要以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去影响学生,使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 6.一般来说,为培养提高新教师和经验欠缺的年轻教师宜进行(组织化)观摩。 7.心理健康至少应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无心理疾病;二是(有积极的心理状态)。 8.依据所传递经验的内容不同,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和社会规范学习。 9.(人格)是先天后天的“合金”,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决定了人格发展的可能性,环境决定了人格发展的现实性。 10.(应激)是指一种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下所引起个体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11.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有(先快后慢)特点。 12.学生在课外进行单独活动的形式叫(个人活动)。 13.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 14.教育评价的作用包括激励、调节、(诊断)和发展。 15.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有课堂教学、小组教学、个别教学、现场教学、(复式教学) 二、简答题 1.教师备课应做好哪些工作? 答题要点: (1)钻研教材。包括钻研教学大纲、教科书和阅读相关的参考书。 (2)了解学生。包括了解学生原有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与思想状况、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 (3)制订教学进度计划。包括制订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和课时计划。 2.影响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答题要点: 迁移是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 (1)学习材料的相似性。 (2)对学习情境的理解。 (3)定势。 (4)原有认知结构。 3.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 答题要点: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2)前运算阶段(2—7岁);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4)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 三、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问题。 1.某校初中二年级学生费某平时纪律松散,经常迟到,上课与邻座讲话,经老师多次教育仍无改变。该生家长因忙于做生意,对子女疏于管教。班主任赵老师虽然多次与其父母联系但没有找到其父母。赵老师认为,如果继续让费某随班学习,会给其他同学带来不良影响,于是他三番五次找费某谈话,要其自动退学。费某在老师的压力下,加上本身又有厌学心理,便未经家长同意,辍学回家。 这位班主任老师做法是否合理?请加以分析。 答题要点: (1)停止学生上课的做法是不对的,侵犯了学生受教育的权利;教师要依法执教; (2)停止违反纪律的学生上课,不符合教育活动的价值要求,与对学生的教育不一致,没有充分客观的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班主任老师不得随意不让学生上课,不能带有个人偏见和感情用事;后进生的转化需要教师的爱心、耐心和信心;教师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可偏爱,要讲究教育艺术。 2.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学教师范某某在网上发帖详细叙述了自己在地震中弃学生而逃的经历,从此得名“范跑跑”。有人认为,范某某身为一名教师,紧急关头应先保护学生,才能对得起“人民教师”的称号,并形容他为汶川地震中“最无耻的教师”。但也有人以为不应该对他过于苛求,毕竟老师也是普通人,遇到危险保护自己是人的本能,而且范某某在网上公开自己的所作所想,至少说明他是一个诚实的人,勇于直面自己的人。 试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谈谈你对此案例的看法? 答题要点: (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提出:教师应该具有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的职业道德; (2)材料中的范跑跑明显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的职业道德要求 (3)在危难之时,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想到的是如何疏散学生和如何营救学生,而不是逃跑。 3.开学第一天,新任班主任杨老师走进初二(5)班教室,发现黑板上写着“你也下课吧”五个大字。原来,该班已连续换了两任班主任,原因是该班学生无论是在学习、班级卫生以及日常行为规范等方面的表现都极差,前两任班主任就因为在班主任积分上被扣分而失去了当班主任的资格。 如果你是杨老师,你该怎么办? 答题要点: 我会在知行统一原则和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的指导下,运用陶冶教育法。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能言传、言教,还要善于身教、情教。这种不言之教主要是以自己的行为举止,对学生深切期望和真诚的爱,以及自己的情操来接触、感化学生。这种感化由学生对教师的注目而产生。 4.下列表格是韦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研究后,提出来的成败归因模式。请结合这个模式及其成败归因理论,分析影响学生归因的原因。 维度 因素 稳定性内在性可控性 稳定不稳定内在外在可控不可控 能力高低 努力程度 任务难度 运气好坏 身心状态 外界环境 答题要点: 在海德和罗特研究的基础上,韦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发现人们倾向于将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归结为以下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同时,韦纳认为这六个因素可归为三个维度,即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归因。最后,将三维度和六因素结合起来,就组成了归因模式。 一般而言,学生通常将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归因于能力、努力、任务难度与运气等四个因素,而较少归因为身心状态或外界环境。学生最终将自己的成败归因为什么因素,是受到多种变量影响:他人操作的有关信息,先前的观念或因果图式,自我知觉等。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0ceb835c6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