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反对作文用古人事例"的反思 作文辅导 0320 2113 对"反对作文用古人事例"的反思 一段时间以来,评者大肆诟病学生作文中使用古人的事例,其实,其中一部分是有道理的,可是,不明就里不谙世事的学生,误以为真的不能用古人的事例了。 甚至是一些没有仔细研究的老师,也像煞有介事地公开反对学生作文中用典,吓唬学生:就那么几个例子,什么文题都用,专家说了,用了也不会得多少分。 更出我的意外,命题者也推波助澜地命一些所谓紧扣时代的作文题(我不反对文题紧扣社会现实),有意躲避学生用典。美其名曰高考题的反拨作用。你从2015年高考作文题中就可以看出来。 评者的呐喊,老师的敬告,命题者的指向,于是乎,学生像躲避瘟疫一样,纷纷"逃之夭夭"。国人做事常有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倾向,常常不问青红皂白,不仔细研究,顺风就跑。 说到文章用典,其实是中国文章的优良传统。刘勰说:"明理引乎成辞,征义举乎人事,乃圣贤之鸿谟,经籍之通矩也。"用典在先秦散文中就很常见,魏晋以后文人用典达到高峰。援用古事,引经据典,是古代议论文的特色之一。诗词中更是屡见不鲜,辛弃疾的<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用典最为突出,可以说一句一典,的生活经历和现实处境、思想主张和内心情感,几乎全是通过历史典故诉说出来的。 文章有五诀:形、事、情、理、典。借典说理,借事言情,古来如此。不用典则文章没有文化味,没有厚度。彰显文化底蕴就得使用经典。 我疑心,这样不问青红皂白地反对下去,危害是极大的。 你想啊,现在是考什么,学什么,"文学常识"不考,文章中又反对用,学生不学了,长期下去,会不会造成割裂了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学生本就不爱学历史典籍。 中国历史典籍中的哲学、智慧、思想、哲理••••••如果我们不引导青年人去学习,那么,他们缺钙是必然的了,精神的钙质是不能缺的啊。法国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之一就是"是否引用了经典作家的论述"。经典是民族文化的标志,是生命的营养,是文化传承的桥梁。 语文高考,特别是作文,我以为肩负着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引领学生读书,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读书,读什么?读经典原著。不引领,那么,"文化论著研读"的课标任务怎么落实? 有学者呼吁:我们的高考作文命题应以名著为蓝本,以促进对文学的记忆,推动经典的普及。我以为是非常对的。这样,我们的文题会很大气,学生的作文会有气势。文章的气势来自于的才学,来自于的思想。引用经典,恰恰是有才学,有思想的表现。 经典不能放弃,其中有丰富的营养。历史的经验教训会使我们愈来愈聪明。我们最缺乏的是什么?批判性思维。简单地说批判性思维就是反思反省。反思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照历史,所谓借古讽今,怀古伤今,论古说今。 现实不可怕,如果未来还是如此,那就太可怕了。 为什么那么多的人诟病学生的作文呢?我知道学生对"典"的理解是肤浅的,用典是简单的,基本上是观点古人事例。甚至不管什么题目,翻来覆去总是那么几个例子,是有一点可悲。 但是,就一棒子打死吗?就因噎废食吗?人都是一点一点学会走路的,都是从不会到会的。何况只是高中生,关键在于大人们好好地来指导。 张中行说:"用典是用较少的词语拈举特指的古事或古语以表达较多的今意。"用典就是在文章中通过各种手法,或引用、或化用、或改写前人的成句和故事,说今天的事情,说的思想、感情、道理。这就说清楚了用典的方法和目的。 从形式上看,用典可以概括为用事、用成句、用诗、用词等。在使用中不可避免地会用到"典"的本事,但在文章中所表述的却又常常并非"典"的本来含义。所以说,典故用得好,能使作品简洁含蓄,力有千钧,余韵盎然;用的不好,便会把作品弄得生涩晦暗,枯燥乏味。关键在于要出自内容、感情的需要,从内心呕出,而不是有意堆砌,以典故遮掩内容的单薄。"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学生常常不懂得这一要领,才用得不好,才遭致指责。 我们不妨来看看大家梁衡在< 文章大家毛泽东• 说理与用典>中是怎么样说的: " 一是从典籍中找根据,证目前之理。 比如在< 为人民服务> 中引司马迁的话: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这是在一个战士追悼会上的讲话,作为领袖,除表示哀悼之外,还要阐明当时为民族大业牺牲的意义。他一下子拉回两千年前,解释我们这个民族怎样看待生死。你看,司马迁有言,自古如此,一下子增加了文章的厚重感。 能借力发力,翻新经典为己所用,既弘扬了民族文化,又普及了经典知识。 二是到经典中找方法,以之来做比喻阐述一种道理。 在<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中,他这样来阐述战争中的战略战术: 谁人不知,两个拳师放对,聪明的拳师往往退让一步,而蠢人则气势汹汹,劈头就使出全副本领,结果却往往被退却者打倒。< 水浒传>上的洪教头,在柴进家中要打林冲,连唤几个'来''来''来',结果是退让的林冲看出洪教头的破绽,一脚踢翻了洪教头。 搬出中国人熟悉的故事,以典证理,成了他常用的方法。•••••• 故事家喻户晓,蕴含的道理颠扑不破。••••• 一典扛千斤,••••••• 深入浅出,生动活泼。他是真正把古典融进了现实,把实践融进了理论。 三是为了增加文章的渲染效果,随手拿来一典,妙趣横生。 在< 别了,司徒雷登> 中,他这样来写美国对华政策的破产: 总之是没有人去理他,使得他'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没有什么事做了,只好夹起皮包走路。 这里用了中国古典散文名篇< 陈情表>里的句子。司徒雷登那个孤立、无奈、可怜的样子,永远定格在中国人的记忆中。" 读了梁衡的这些话,我想,对如何使用典故,该有新的启发了吧。"征于旧则易为信,举彼所知则易为从。"不是不能用,关键是如何用,怎么用。这是认识问题,也功夫问题。 如何做到信手拈来,深入浅出,以典证理呢? 1、多学习经典,贮存大量的典故,准备一桶、一车。有些典故要烂熟于心,不可"书到用时方恨少"。 2、用典不是目的,说理才是目的。所以,深刻领会"典"的含义,才能活学活用。只知皮毛是不能翻新改造的。 3、用典是古为今用,关心生活,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典故与现实巧妙对照、类比,让人易于理解,乐于接受。 4、用典要切合。对"典"有深刻理解,对讨论的问题有深刻的理解,这样,"典"与问题,才能深度契合,做到"形似","神"更似。 5、对"典"要分析。拿来重要,与讨论的问题对接上,借它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更重要。这就要分析,摆"事实"还要讲道理。 6、用典要具体。用典也要"定向取点,定点细化"。我们知道苏轼、司马迁的"事",可以证明多个论点,切不可泛泛而谈,一定选好点细化。切不可为"文采",罗列堆砌,玩花活,让不知所云。 中国文章向来是讲究底蕴的。 底蕴是历史、经典、名言、诗词 底蕴是典雅、深沉、丰厚、大气 底蕴是品位、文化、知识、意境 底蕴是思想、智慧、哲理、反思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0daf100561252d380eb6e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