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一个人应该如何下围棋 围棋并没有自己和自己下的游戏方法,有的人可能是看到有人自己在棋盘上一步一步的落子才有此问吧,这种所谓的自己和自己下是一种研究方法,说白了就是自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对局,也不以分出胜负为目的。这样做一般用来研究某种布局或某个局部战斗,不会从头下到尾的。而且这种方法也不是围棋专有的,其他棋类都可以用。 比如我要研究中国流布局,就算你每盘棋执黑都下中国流布局,要穷尽各种变化也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你天天不停的下棋),要研究执白应对中国流布局的办法就更难了(对方不会陪着你一直下中国流啊)。这时我就只能自己在棋盘上自己模拟来下中国流布局了。站在黑棋的角度上,我要设想白棋可能走出的各种强手,然后摆出黑棋的应对办法,站在白棋的角度上也是同样的道理。在反复的分析中,我就逐渐对中国流布局的各种下法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在脑中形成了很多的预案,这样在实战中遇到类似的情况时我就不用现想了。 围棋逃子技巧 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这是指导战争的至理名言。运用在围棋上,便是你要吃我,我就逃!但逃子象打仗一样,要分析敌情,选准方向,讲究方法。有些本来不能逃的棋子,你若硬要逃,结果被吃掉的子更多,损失更大。 (A)情况和前面两图相比,粗看几乎相同,黑也三面被围,仅剩最后一气,实际上却有天壤之别。 (B)黑1逃出,能延长至三气,白己不能再围,黑成功地救出了二子。 从上面介绍的情况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吃子和逃子的关键,都在气的变化。或者是紧气,或者是长气。 第 1 页 共 3 页 逃子的要领是:使己方的子长出气来。 围棋常识 围棋古代叫作奕。《说文解字》:奕,围棋也。围棋在古代还有坐隐、手谈等别称。刘义庆《世语新说》:王中郎以围棋为坐隐,支公以围棋为手谈。 《左传》是世界上最早讲到围棋的书籍,书中提到的围棋时间是公元前548年。围棋究竟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很难说,中国的古籍书中有尧造围棋,丹朱善之的记载。尧是原始社会的人了。 目前出土文物中,历史年代最远的围棋棋盘是汉代的,那时的围棋棋盘是纵横17道线的。而出土的隋朝围棋棋盘就是19道线的了。 北周时期(在公元六世纪)成书的《棋经》是最早的一部围棋棋经。 围棋实在是太简单了,只有黑白两种棋子,规则也很简单。但是它的玄妙却是任何其他棋类所不能比超的。围棋只有361个棋点,但是其变幻是无穷的,真有计算一下的话,假设我们一秒钟数过一种棋形变幻,要把全部的棋形数完,大约要数亿年的时间。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围棋,说到围棋的变幻数量时,说大约连书万字四十三,即是局之大数。这里的四十三个万可不是指的43万。 围棋的一大可爱之处就是没有和棋,是一个真正争胜负的严酷世界。 围棋的棋子呈黑白两色,古代文人对此曾有一番别出心裁的比喻。引如征鸿赴沼,布若群鹊依枝。黑白子被喻为鹊鸟、鸿雁。五代时,有位年仅十岁的孩童名叫廖凝,他随长者一起观棋,且赋诗一首以记其事,其中形容白棋优势满汀沤不散,一局黑全输一句,尤使闻者叹服。 第 2 页 共 3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0fcdf69fd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