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国演义故事》有感 在今年的暑假里,我有幸拜读了一本有关历史的书——《三国演义故事》。在书中,写了魏蜀吴三国的兴衰史。从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开始至魏蜀吴三国归司马晋一家,一共经历了五个时期: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割据(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 小说开篇叙述了黄巾之乱。东汉末年,土地集中现象相当严重,地主阶级掌握大量的的土地,特别是大地主和官僚贵族占有的土地数量巨大。广大的农民阶级只拥有很少量的土地,而大多数农民没有任何土地,在加上官府的繁重赋税和官吏的重重盘剥,他们的生活极端困苦。此外,自然灾害年年发生,农民的处境更加糟糕。在公元184年,张角三兄弟利用道教发动广大农民,揭竿起义,开始反抗汉王朝的残暴统治。刘关张三人此时在桃园相遇,并结拜为兄弟,留给我们一段有关兄弟情义的历史佳话,故事也自此开始。东汉政府组织力量反击农民起义军,出现了刘备,曹操等英雄人物,以后各自拥兵自重、割据一方,而东汉政权也就名存实亡了。 在平定黄巾之乱后,又发生了董卓之乱。董卓是东汉时期西北方的割据诸侯,拥兵数十万,其中包括骁勇善战的北方游牧骑兵。趁华夏大乱,带兵闯入关内,挟持汉少帝,在京都把持朝政,独揽大权。进京之后,董卓还收买了三国时期的第一猛将—吕布。有了“干儿子”吕布的辅佐,董卓就更加肆无忌惮地为所欲为。后来他又废少帝,立献帝,实施暴政,逼得天下群雄共起反对自己。由于联军内部的种种矛盾和各自打各的算盘,讨伐董卓大业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最后董卓也被吕布所杀. 董卓死后,天下出现群雄割据的局面,袁绍占据冀、青、并三州,曹操占据兖、豫二州,韩遂、马腾占据凉州,公孙瓒占据幽州,公孙度占据辽东,陶谦、刘备、吕布先后占据徐州,袁术占据扬州的淮南部分,刘表占据荆州,刘璋占据益州,孙策占据扬州的江东部分,士燮占据交州。此外,还有张鲁以道教的组织形式占据汉中地区。在这些割据势力中,势力最强的要算袁绍和曹操。他们为了扩大自己的地盘互相厮杀,年年爆发战争,搞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最后,曹操统一了北方,孙权占据江东,刘备偏于蜀地,形成魏蜀吴三国割据的混乱局面。再后来,司马氏改魏为晋,一统天下。接下来我将谈谈对三国演义的一些认识和看法. 在这本书中,我最欣赏的人物就是曹操。为了突出刘备的仁义和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统,曹操被写成一位十分狡诈之人,为了自己的霸业不择手段,宁愿天下人负他,他不愿负天下人,被称为奸雄。他曾对说刘备他俩是并世英雄,吓了刘备一下,但他并没有杀刘备,虽然刘备已是他案板上的一块肉。这使我觉得曹操有非常宽宏的气量,这也是周瑜就连做梦也做不到的。周瑜的眼里容不下一个诸葛亮,欲杀之而后快,认为只要没有诸葛亮,孙吴的社稷就安稳了。周瑜目光极其短浅,心眼极小,非英雄也。在气度方面,周瑜无法与曹操相提并论。即使在军事才能上,曹操仍然无比卓越。经过数载的东征西战,他占领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就连少数民族也臣服于他,奠定了魏国的基础,为后来的晋国统一天下创造了条件,所以他是一位真正的英雄. 曹操还非常爱惜人才,在使用人才上实行“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最让我们现代人佩服的是:为了向国家提供更多的人才,他打破了士族门阀把持任免官吏的特权,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通过各种笼络人才的政策,曹魏招揽了当时天下大量的人才,既有安邦的猛将,也有治国的文人志士。曹操能够在历史上获得成功不仅取决于他的杰出才能和招揽人才的能力,还在于他的心胸豁达。.在赤壁惨败于周瑜之后,曹操并没有一蹶不振,从此消沉,而是笑着说了一句"今北方仍由我所据",表现出他对待挫折的乐观态度。除此之外,曹操还是一个文学家、诗人,喜欢写诗作赋,其中有不少诗赋都是汉乐府中的名篇。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26ed80ec3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b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