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的孩子随笔散文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草原的孩子随笔散文 草原的孩子随笔散文 十七岁以前的所有日子,是在锡林郭勒草原的一个边陲牧场度过的。从我出生的那刻起,母亲就把我种在了荒草野滩。大野风吹着,牛粪火烤着,膻腥味儿醺着,芨芨草伴着。在这个用凄凉、空旷、粗犷和豪放编织的摇篮里,我潇潇洒洒地成长着。如歌如箫的童年和少年,满载着岁月馈赠的一切色彩,在我至亲至爱的土地上,蕴藉着一个草原孩子对母亲深深的爱恋。这种爱恋,成为我今天的一种召唤,一种期待,一种按奈不住的与日俱增的思念,刻在了心上,就再没有忘记的时候。 一、阿巴嘎旗,我的摇篮 沉甸甸的,只是岁月。而在我童心的世界里,有着阳光和垂手可得的草香的阿巴嘎,却永远是那么轻松活泼,一如我美丽的梦想。 爸爸和妈妈都是六八年来这儿插队的北京知青。随着渐渐长大的满贮着痛苦和泪水的日子,他们把自己对生活的全部渴望都化作对我深沉而凝重的爱了。 在我刚学会走路的时候,爸爸就把我扶上马背。他一手抓着缰绳,一手搂着我,骑着马在大草原上狂奔。不是逛牧场,就是窜浩特,以自己粗犷有力的声音和行动,淡化着内心的孤独和失望,使我与他一起在风沙的吹打中汲取旺盛的营养。我喜欢这样的时刻,它是在深沉和冷峻的掩罩下一首首炽烈的歌;我喜欢和着马蹄的声音在马背上沉睡,它是一种难以觅得的陶然。 我那要好的大朋友们——那些同爸爸、妈妈一样,想在这个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曾经射大雕的地方,以自己年轻不朽的心撞出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的叔叔阿姨们,从平原走来,来到这个神秘莫测的高原,来与我相逢。 梦是甜的,而命是苦的。怎样的空虚,怎样的遗憾,我无法理解,无法言状。我只知道他们经常大哭大笑、大喊大叫。他们爱我,喜欢凝视我的眼睛,喜欢听我的笑声,仿佛在我小小的身躯上,浓缩了草原所有的景色、气质和情感。在我不知道自己是怎样赤裸裸地为死而来的日子里,他们是我海啸里的孤岛。我是在他们大喜与大悲、大爱与大恨的氛围中泡大的。 他们每次打机井或上山起石头回来,不是给我逮只麻雀,就是给我掏几颗鸟蛋。草原到处是芨芨草滩,再加上行人少,人们便可以随处发现鸟窝和鸟蛋。那时,鸟蛋似乎是我的最佳营养品。喝碗奶茶,再吃上几颗鸟蛋,也是别有风味的。这种独特的享受,使我幼小的心灵充满了对生活的爱和期待。于是,我开始燃烧自己,把原本显得凄凉的.日子烧得热热的,使它温暖而又欢乐,进而,在我以后的每一个日日夜夜,阿巴嘎总是那么亲切、那么美丽,如诗中的风景,浸着我的全心。 就这样,我在阿巴嘎的怀抱里长着,阿巴嘎在我心里长着。缠绵与粗犷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融为一体,如血汩汩地流,浇灌着大草原硬硬的风、干干的树、矮矮的草。 二、夏季的爱 爱,无论是得到还是付出,都是幸福的。 对我来说,只要有爱,即使是在荒凉无际的大草滩,也会感到无尽的快乐和满足。想起那段日子,那段与巴特尔一家触膝相处的日子,那段让我寻求到人与人之间情感和友爱的真谛的日子,我便会陶醉在一种大爱里。 巴特尔是老牧民朝楞的小儿子,年纪仅长我一岁,与我生在同一牧场。由于我的父母经常在外参加牧场劳动,所以他们不得不把我托付给巴特尔的母亲——一位淳朴善良的老额吉照看。于是,更多的时候,我是与巴特尔一家泡在一起的。有时,就连晚上睡觉都不愿回到自家的蒙古包去,并且还跟着巴特尔一声声地、甜甜地叫着“阿爸”、“额吉”。乐得两位老人总爱抚摸着我的头说:“马乃洪塞白那(注:我的好孩子)”爸妈常开玩笑说不要我了,把我送给老额吉算了。我当然高兴了。因为在我幼小的心灵里,谁给我爱,谁就是我最亲的人! 草原的夏天,对我来说,每一个日夜都是丰满的。 清晨,当老额吉在牧场上挤牛奶的时候,我和巴特尔总要守在她的身旁,帮她提奶桶、牵牛犊。嗅着奶香,吸着轻柔飘逸甜润的风,领略着大自然这一幕独特的风景,心情爽快极了。 每次挤完牛奶,额吉把木制的奶桶装满后就回蒙古包为我们熬奶茶去了。等我和巴特尔把奶牛和牛犊赶回牛群里再返回来时,奶茶已经熬好了。额吉给我们每人泡上一碗炒米,再搁上几块儿酸奶酪,这便是我们的早餐了。吃这样的早餐是一种快乐——它是千百种快乐中的一种,是额吉给我的,是草原给我的。 额吉每天还要往离牧场三十多里远的伊和郭勒苏木奶粉厂送牛奶。我和巴特尔非常乐意陪她一起去。一路上,马兰花随处可见,由铺满阳光的绿草地作陪衬,它们也竟是那般鲜艳美丽。这个时候,我会把花香和草香一同揉入眼里、揉入心里。 额吉赶着牛车慢慢走着,我和巴特尔在绿浪里忽前忽后地追逐着、嬉闹着。听着辘辘车发出的吱吱的响声,仿佛是在欣赏一首古老的歌谣,好似沉重,又似轻松。 滑翔着阳光的成群的鹰在我们头顶的低空中肆意盘旋着,而我们却将它们奈何不得。不过巴特尔却是捉蚂蚱的能手,每次出来他都能逮好些,并拿芨芨草穿起来,一串串的,好像是肉葫芦似的,然后送给我。我们笑着,额吉也笑着,在她那张风浪雕刻过的黑里透红的脸庞上,永远盛开着温存的笑的花朵,没有忧愁,没有怨恨,有的只是她对生活的责任和满足。在她身上,我读懂了用赤诚、勇敢、朴实和善良所杜撰的蒙古族人民的故事,读懂了草原是因为什么而不朽,读懂了人类精神的真正所在。这使我越来越感觉到:人,活着真好!就这样,我如饥似渴地读着草原,读着草原人! 夏季里,还有一件令我愉快的事就是上学了。我们的学校小的很,所谓的教室只不过是一座破旧的蒙古包而已。任教的是个姓杜的北京小知青。他天生一张娃娃脸,由于本身岁数不大,再加上个子低,就更像一个孩子了。他的学生就七个人,仅我一个是汉人。课上,他教我们说汉语;课后,我们教他说蒙语。一般人都弄不清到底谁是老师,谁是学生。 我们的课桌是用小木板钉制成的,矮矮的。我们不需要凳子,地上铺着大毡,只要跪在上面就可以爬在“课桌”上写字了。这种学习生活,现在回想起来,仍然觉得新鲜而又痛楚。直到我12岁,我们有了真正的教室和桌凳时,我还在留恋这种生活呢! 我还记得,每当夜晚来临的时候,杜老师常带着我们在蒙古包旁点起一堆堆篝火,那红红的火焰仿佛要把整个草原的夜点燃似的。我们围坐在火堆旁,听叔叔、阿姨们讲故事,但更多的时候,我们是听阿爸唱“数来宝”。他那略微低沉而又沙哑的歌喉伴着马头琴悠扬的曲调,常常会把我们带入一个古老而又美丽的传说之中。尤其是当蒙古族的阿哥阿姐们在强而有力的旋律中跳起“安代舞”时,那一条条足有一丈多长的彩绸便在空中飞舞,我的心啊,跟着飞。在这一时刻,许多神奇的幻想会接连不断地涌动出来,像云像雾,紧紧裹着我,令我无法解脱,更令我兴奋不已。我从这野性粗犷之中凝聚着的最裸露、最真挚、最深沉的爱里,领悟了生命的内涵。我愿意在这种爱里完成我自己。这是夏季的爱,是大爱!——这种爱是坚强的、永恒的。它将灌注我的一生! 三、爱在百年 天涯无际! 十七年后,当父母终于决定告别草原返转北京的时候,我知道,我的草原生活就要结束了。那种近乎生离死别的情感令我痛不欲生。爸爸、妈妈面对在艰辛和困苦中给了他们无私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3438353f7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