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演变过程解说词

时间:2022-04-13 21:16:1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汉字的演变过程解说词

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文字,也是寿命最长的一种文字之一,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

汉字产生的时间,还难以断定。今天所能见到的最古老的文字是商代刻在甲骨上和铸在铜器上的文字,叫做甲骨文、金文。商代的字已经是很发达的文字了,最初产生文字的时代必然远在商朝以前,就是夏代或更早于夏代。距今约四五千年以前的时代。

据考证,原始汉字在新石器时代中期产生,到它发展成初步的文字体系时,大约经过了近2600年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良渚文化处于中国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诞生的前夕,夏朝应该是正式的汉字系统形成的最关键的时期,对汉字的发扬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今天向大家展示的是篆刻技艺中最常用的四种字体:篆书、隶书、楷书、行书。以篆刻、拓印的形式向大家展示中国汉字独有的艺术美。

篆书,分为大篆小篆两种,大篆的象形字很多,表现方法很多,大多属于因形立意,如马、羊、象等写法都是很多的,分布结构的法则还没有规律化,写一个人字,可以表现弯腰劳动,也可以表现成跪着的人。小篆形体要凭、要正,横画逼平、竖画必直,是严紧而又工整的书体形式。篆字是我国一种古老的书体,不像楷体字有很多不同的变化,一概是曲笔弧线结字。

在小篆通行不久,民间又创造一种比小篆更为简便、更为定型的新书体。这就是"隶书"。到秦始皇统一文字时,隶书已经形成一种固定的、规范的字体。隶书改篆书一味圆转的线条为方折的笔画,顺应了社会对书写方便和规范的需要。隶书不仅仅在秦朝民间广泛流行,政府文件一般也都用隶书书写,但重要的诏书仍用小篆书写,所以隶


书在秦代又称"佐书"

隶书的出现是汉字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隶书以前的汉字是用绘画式的线条书写的,而隶书以后的汉字是用横竖撇点折等笔画构成的。自隶书出现后,汉字的结构基本上固定了下来,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化。

随着秦王朝的覆灭,小篆也就迅速退出历史舞台,隶书成为社会首要书写方式和书法的典范。其后不久,出现了更为规范的楷书字体。汉朝以后楷书占据正统地位。

就近代来讲,楷书是汉字的主要书体。楷,是楷模,就是标准字体。因此,历代许多书家都主张把楷书作为学习书法的第一步。实践证明,只有经过系统的楷书练习,才能了解汉字笔画和结构的特点和要求,才能掌握汉字的组合规律,为学写行楷书奠定书写基础,从而练就一手合乎法度、流畅自然的行书和草书。

隶书和楷书走上历史舞台之时,自然而然地消除了小篆形式的各种繁体字和简体字,但是针对隶书和楷书形式的一些汉字,人们又渐渐创造出的新的书写形式,有的写法笔画多,有的写法笔画少。一般笔画少的占多数。这些笔画少的书写形式叫做简体字,笔画多的叫做繁体字。简体字一般不被官方认可,只流行于民间,因此又叫俗体字。上个世纪,我们实行简化字运动后,有些简体字或俗体字取代占正统地位的繁体字,成为占正统地位的文字,这些简体字叫做简化字。可"简化字""简体字"是两个相关但不相同的概念。

1992116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批转国家语委关于当前语言文字工作请示的通知》中进一步明确指出今后对汉字简化应持慎重态度,使汉字保持稳定,以利社会应用。

自此,历经沧桑蜕变,汉字基本完成了结构上的转型和定型,为人类文明发展铸就不朽的功勋。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348e861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b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