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雨花台》首披露 细述33名烈士故事 昨天,该片主创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在历史的舞台上,革命者也是一个个真实而有血有肉的人,所以在人物铺叙中贯穿历史背景的同时,侧重于真实展现他们作为普通人的一面,这种人性化处理所带来的感染力其实更强烈。正如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陈晋在片中所说:“和一般人不同的是,除了正常的一般人都能够经历的那种喜怒哀乐以外,他们还有信仰,而且非常坚定地承担了他们选择信仰以后所必须承担的责任。正因为这样,当他们牺牲以后,他们流传下来的各种各样的红色的爱情的故事、家庭的故事、亲情的故事,令人刻骨铭心。” 面对生死抉择,16岁袁咨桐拒绝在悔过书上签字 今天,大多数16岁的孩子正读高中,他们所苦恼的多半是学习。而在1930年,16岁的袁咨桐已身处狱中,面对生死抉择。 1928年,14岁的袁咨桐离开家乡贵州赤水,来到刚刚创办不久的南京晓庄师范学校求学。1929年冬天,他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8月,他在从事革命活动时被捕。在首都卫戍司令谷正伦眼中,这个16岁的小同乡是个不谙世事的孩子,他想给袁咨桐留下一条活路,前提是在悔过书上签字。但袁咨桐的刚硬与决绝让谷正伦十分恼怒。 在狱中,袁咨桐给他的二哥写了一封信:“我们各有着不同的处境,有人在忍辱顺受,有人在观望徘徊,有人在勇往直前。一个人到了不怕死的地步,还有什么顾虑的?有了这种舍己为公奋斗的精神,还怕理想事业不能成功?” 按当时的法律,不满18岁是不能判死刑的。当值法官便在判决书上做了手脚,将他的年龄由16岁改为18岁,判处极刑。 16岁的袁咨桐,成为了牺牲在雨花台最年轻的烈士。 烈士谭寿林妻子是《洪湖赤卫队》主角韩英原型 “我多么希望,我的怀念的回音,像这茫茫黑夜里,洪湖水的轻波细浪,飘然来到你的身旁。”这是牺牲在雨花台的烈士谭寿林在狱中写给妻子钱瑛的一段话。 钱瑛,电影《洪湖赤卫队》主角韩英的原型之一。1928年,她在全国海员总工会做秘书和交通工作。谭寿林,1925年在北京大学读书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8年担任全国海员总工会秘书长。 1931年春天,钱瑛从苏联学成回国。党组织决定派她和谭寿林一起到洪湖苏区去工作。就在他们准备出发的时候,中共上海工会组织突然遭到破坏,谭寿林留下来处理善后工作,而钱瑛只得独自一人前往洪湖苏区。这一去,竟成了他们的生离死别。 钱瑛到达到洪湖苏区不久,就得知丈夫被捕的消息。直到11年后的1942年,她才得知确切的消息,她的丈夫早在被捕的当年就已在雨花台英勇就义,留下了一封遗书:“亲爱的,我们未竟的事业,我们满心憧憬的未来,还有我们的孩子,只有靠你一人去奋斗了,但请相信,在看得见你的地方,我的眼睛和你在一起。在看不见你的地方,我的心和你在一起。” 一个个刻骨铭心的故事首度披露 5集电视纪录片《雨花台》,将于明晚21:25在央视10套开始播出。纪录片选取了33名牺牲于雨花台的烈士的故事,从不同侧面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舍生忘死、前赴后继的崇高精神。 该片作为建党90周年献礼纪录片,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和中共江苏省委联合摄制,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等单位联合承拍。国家重大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审看后认为,该片立意很高、主题鲜明、 视角独特、资料翔实、手法新颖,是一部思想内涵深刻、艺术水准上乘的电视片。 5集内容主要为:《青春之歌》通过对身揣外国名校文凭,放弃个人前途,义无反顾选择革命道路的施滉、许包野等烈士的事迹,展现了那一代年轻共产党人胸怀天下的青春义气和扶危救国的英勇气概。《红色恋情》中既有已为人们熟悉的白丁香烈士的爱情故事,还首次展示了钱瑛、章蕴、刘亚雄等革命者对经过血与火考验的爱情的无比珍惜和忠贞。《长夜星空》选取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战斗在敌人心脏的几位共产党人的英勇事迹,反映了这些特殊共产党员在血雨腥风中忍辱负重的品格和处惊不变的勇气。《清廉本色》中有始终甘于清贫的著名共产党人恽代英,有抛弃殷实家业、投身革命的朱杏南,有毕业于黄埔军校、最后献身革命的数位黄埔军人,他们的高风亮节从本质上揭示了共产党带领人民从苦难走向辉煌的真谛。《致未来书》在雨花台众多革命烈士的遗言遗书中,选取了邓中夏、史砚芬、孙津川、冷少农等几位烈士在牺牲前留给后人的信件和嘱托,展示了共产党人为了信念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英勇气概。 据悉,片中很多故事是首度披露。 (邢虹)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3599fd1f9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