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临江仙—惠州改前韵》“九十日春都过了,贪忙何处追游”古诗词阅读理解

时间:2022-12-04 00:13:18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苏轼《临江仙—惠州改前韵》“九十日春都过了,贪忙何处追游”古诗词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仙惠州改前韵

苏轼

九十日春都过了,贪忙何处追游。三分春色一分愁。雨翻榆荚阵,风转柳花球。 我与使君①皆白首,休夸少年风流。佳人斜倚合江楼② ,水光都眼净,山色总眉愁。 【注】使君:惠州知州詹范。合江楼,作者被贬初居惠州时所居之所,在惠州东门,因东西二江汇合于此得名。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三分春色一分愁化用了叶道卿《贺圣词》词三分春色,二分愁闷,一分风而言春暮人愁。

B雨翻榆荚阵,风转柳花球两句中,”“用得巧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暮春时节,榆荚被雨打得零落,柳絮被风吹散的画面。

C.下片水光都眼净,山色总眉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山水被赋予人的情感,使词更富有感染力。

D本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整首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风格含蓄隽永,婉转缠绵,是豪放派诗人苏轼少有的婉约诗作。

2.有诗评说,这首词全词笼罩着一愁到底的灰蒙蒙的意味。诗人的愁从何而来?请结合全词做简要赏析。 【答案】

1D

2因伤春惜春而愁。上片九十日春都过了,直接交代此时为暮春时节,雨翻榆荚阵,风转柳花球更是渲染了暮春的哀怨伤感的气氛,诗人为春光易逝而愁。因漂泊异乡而愁。本词为诗人被贬异乡时所作,诗人由风中飘飞的柳絮联想到身处异乡,漂泊无依的自己,因而忧愁。因青春不再而愁。下片词人由逝去的春光联想到自己逝去的青春,我与使君皆白首,休夸少年风流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了青春年华易逝的愁情。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诗词内容及艺术手法的能力。

D.“本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理解有误,词上片下片均有景有情,词中我与使君皆白


首,休夸少年风流是直接抒情,表达了青春年华易逝的愁情;语言含蓄隽永,婉转缠绵语言风格的分析也错,九十日春都过了,贪忙何处追游等语句明白如话。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词的上片开篇九十日春都过了,贪忙何处追游,直接交代此时为暮春时节,说春天过去了,一直忙忙碌碌,如今再想寻春,也不可能了,在贬所惠州,也是一个春季过去了九十日春都过了,即风华正茂的时候过去了,我闲置无所事事了(贪忙何处追游无须贪忙追游了。

三分春色一分愁言春暮人愁。雨翻榆荚阵,风转柳花球意思是雨打榆荚零落,柳絮染尘成球,被风吹得到处翻滚,写景寄情,渲染了暮春的哀怨伤感的气氛,他很快意识到,大自然的春天很快消失,自己的青春很快消失,如雨翻榆荚阵,如风转柳花球,没有多少留恋,有的是终身遗恨,诗人为春光易逝而愁。

结合背景可知作者是被贬到惠州,他看到雨打榆荚零落,柳絮染尘成球,被风吹得到处翻滚时,联想到身处异乡,漂泊无依的自己,因而忧愁。所以上片写春过春愁,伤春惜时,有伤春惜春之愁,也有年华易逝之愁,还有飘泊异乡之愁。

下片我与使君皆白首,休夸年少风流我和知州您都是白发老人了,再不要说以前的年少风流往事了,惜青春已逝,风流不再,我们已是苍颜白发,还谈什么昔日风流,这意味着一代人的结束。直抒胸臆,表达了青春年华易逝的愁情。

水光都眼净,山色总眉愁写出了水光清凉,山色美丽,总是让人情不自禁为之感叹这正是词人在惠州感情上发生了变化,审美移情发生了变化,所以山光水色也变得容起来;从而暗示着词人晚年人生暗淡无光了。下片作者写白首眉愁,伤感人生,有青春不再、年华易逝之愁。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450919835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3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