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6)班第二学期历史周训题(二)

时间:2022-12-30 06:10: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一(6)班第二学期历史周训题(二)20140305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小题4分,共80分)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11

2 12

3 13

4 14

5 15

6 16

7 17

8 18

9 19

10 20

1.以下观点中,与中国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不相符合的有

①“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②“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山泽资源)不出则财匮少”③“待农而食之,虞(山泽资源)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④“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规定,“凡直隶、山东、江南、浙江等省民人,情愿在海上贸易捕鱼者,许令载五百石以下船只,往来行走”“外国贡船以内者,其所携货物予以免税。西洋商船船钞较东洋船钞减十分之二。”对此解释正确的是,康熙年间

A.一度开放对外贸易 B.废除了海禁政策

C.对洋货征税一视同仁 D.取消了对沿海居民出海贸易的限制 3《耒耜经》记载:“辕之上又有如槽形,亦如箭焉,刻为级,前高而后庳,所以进退为评”。该工具是

业”现象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自然经济日益解体 B .国家“重商”政策确立 C.农村经济结构发生改变 D.手工业逐步成为主导产业

7.唐初规定:凡是均田人户,每丁每年除要向国家交租外,还要交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每丁每年服徭役二十天,如不服役,则每丁可按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以代役。此规定有利于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官营手工业的发展 C.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D.家庭手工业的发展 8.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载:“通身度长一丈六尺,隆起花楼,中托衢盘,下垂衢脚,对花楼下堀坑二尺许,以藏衢脚,提花小厮坐立花楼架木上,机末以杠卷丝,中用叠助木两枝,直穿二木,约四尺长,其尖插于筘两头。”材料中的生产工具主要用于

A.制瓷 B.冶金 C.纺纱 D.织锦 9、据史载:唐朝前期,宋州(河南商丘)、亳州(安徽毫县)生产的绢帛质量最高。江南东道(江

苏南部和浙江一带)的丝织物品类繁多,很多列为贡品,在产量上已仅次于河南、河北道而跃居于全国的第三位。该记载

A.反映了唐朝主要政治中心在豫皖地区B.准确地统计了南北方丝织业的发展状况 C.折射出古代河南、安徽之地是桑蚕中心D.反映了唐朝行政区划和丝织业发展特点 10读下表《中国古代人口地理分布的变化》(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时期

地区

黄河中下游地区 江淮地区 西南地区

西汉(公元2年) 42.8 15.2 3.9

唐朝(752年) 32.3 23.4 7.1

南宋(1210年) 53.2 45.6 9.2



A B C D

4我国的南北分界自古是淮河跟秦岭一线。据美国学者贾志扬统计,唐代科第人物北方占绝对优势,然而到了宋朝,考中进士淮河以南却占了952%。这一现象出现主要源于 A.丝绸之路的衰落 B.政治中心的转移

C.程朱理学的兴起 D.经济重心的南移

5、在中国人口发展史上,到清代乾隆皇帝时,1741年突破l亿,1776年达到2亿,1790年超过3亿。发展到道光皇帝时的1834年突破了4亿人口,这种人口的大量增长对中国来说() A.对传统社会形成了巨大的压力 B.促进了城市化发展

C.是长期重农抑商政策的结果 D.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产物 6. 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出现了众多农民有目的的“迁业(改变原先从事的职业)”现象。据记载,在江、浙等地,大批劳动力由种田流人植棉、栽桑,纺纱织布,“尽逐绫绸之利”。农民“迁

通过对该表的分析 ,从中可以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①人口数量总体上呈增长趋势 ②江淮地区人口变动幅度一直是最大的

③黄河中下游地区始终是我国人口最密集的地区 ④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呈现南移趋势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1.麻曾是中国古人重要的纺织原料,很多成语都提到了麻,例如:披麻救火、快刀斩乱麻、皂 麻线和心乱如麻等,但是到了明代,民间麻的种植量大大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A.更加舒适廉价的棉纺织品的冲击 B.来自西方工业化生产的冲击 C.官营手工业对民间手工业的冲击 D.丝织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冲击

12.据史料记载,1617世纪时,西属拉美国家墨西哥和秘鲁的白银生产量约占世界的85%,其

中近半数流入了中国,这主要是因为

A.中国手工业高度繁荣 B.东西方的经济交流空前发达 C.中国的政治制度先进 D.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13中国种植过的一种天然彩色棉花,由江南农民织成“紫花布”,曾是19世纪30年代风靡英国

的绅士服装衣料。据此可知()

A.中国已经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当时中国棉纺织生产方式领先英国

C.中国传统手工业品在海外受到欢迎 D.江南地区纺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4.西汉御史指出国家盐铁官营的目的为,“大夫各运筹策,建国用,笼天下盐铁诸利,以排富商

大贾,„„损有余,补不足,以齐黎民,是以兵革东西征伐,赋敛不征而用足。”据此分析,下列关于盐铁官营的表述,正确的是

A.政府可获取经济与政治的双重利益 B.基本解除了百姓赋税负担



- 1 -




C.以垄断经营排斥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目的就是要解决军费问题 15. 《新唐书》记载:“唐制„„日暮鼓八百声而门闭。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起。”陆游《老学庵笔记》载:“京都街鼓今尚废,后生读唐诗文及街鼓者,往往茫然不能知。唐宋街鼓这一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A.社会治安明显好转 B.坊市制度已经崩溃 C.都城人口急剧增长 D.城市管理更加严格 16. 美国学者查尔斯·默里在《文明的解析》中写道:“宋代经济已含有近代商业的很多因素。其依据是()

A.出现地域性的商帮 B.流通领域出现纸币 C. 商品经济发达,出现了夜市 D.出现了资本主义雇佣关系

17. 佛山《梁氏家谱》中记载:“明宣德四年,祖庙门前明堂狭隘,又多建铸造炉房,堪舆家言,玄武神前不宜火炎,慧(梁文慧)遂与里人霍佛山浼炉户他迁。”由此可见当时佛山 () ①居民仍有宗法观念 ②铸造业兴盛 ③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④居民重视风水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8.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诗句。以下对材料中 “商

人”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他可以到浮梁草市收购茶叶 B.他到浮梁买茶时顺便到“瓦肆”听戏

C.经商使他的社会地位发生根本改变 D.他将茶叶贩卖到海外,受到海禁政策的限制 19下图为明清时期各地集市变化统计表,表中数据说明,自明朝嘉靖至清朝道光年间()

省区 直隶 山东 陕西(关中) 江西

福建(不含台湾)

广东

嘉靖至万历

州县数 集市数 14 132 42 104 16 143 45 459 19 131

顺治至雍正 乾隆至道光 州县数 集市数 州县数 集市数 82 527 43 537 64 1126 74 1583 21 238 51 545 15 205 72 1270

28 264 43 976 39 511 71 1959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 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大有增加,计共设户关26个,工关5个„„各关税吏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由,没收财货„„在这样的苛税下“商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火之苦。

——彭雨新《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

材料三 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指出:“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以上材料均选自《中国全史·商贾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大商人采用的生产方式特点和反映的时代特征。6分)

2)材料二揭示了什么社会现象?指出材料二与材料三之间的逻辑关系。 5分)

3)材料三提出了商业发展产生的影响,指出这一观点,并归纳出其论证的依据。结合时代背景

分析造成这一社会现象的原因。 9分)

A.州县集市的密度北方超过南方 B.南北经济交流日趋频繁

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D.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 20. 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的著名晋商,该家族“以商贾兴,以官宦显”,继而大兴土木。这一现象对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主要是

A.官商结合导致官场腐败 B.奢侈之风污染社会风气

C.抑制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D.商业垄断阻碍社会进步 二、主观题(2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战国时期富商大贾„„成为社会上最活跃的一种人。孟子主张对工商业什一而税,去关市之征。他的主张没有一个国君采用„„大商贾所使用的人,一种是伙计,如洛阳贫民到富商家学商业,替富商贸易走遍天下,各都市更多的一种是大商贾凭借财势压迫穷人做奴隶,从事商业、农业、手工业劳动„„,吕不韦为秦国相国,封河南洛阳十万户„„并不满足于十万户的封建性地租,他占有奴隶一万人,驱使他们从事各种劳动,垄断洛阳的工商业。





- 2 -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4cf0ea8b8f67c1cfad6b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