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之所想作文 此次俄乌冲突非对称作战的应用十分突出,也是冲突无限被拖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不知道伙伴们是否这样的疑惑,俄军车臣特种部队及卢甘斯克、顿涅茨克民兵武装将近23万大军到今天打了46天了,至今未出现整建制或大规模的歼灭战,倒是双方在装备上的损失十分严重。如果是乌方因为双方海空军实力对比悬殊,在开战初期又因为俄军大规模空袭失去制空权、制海权,装备损失大在情理之中,那俄军损失惨重又当如何解释。听完我结合最近各方情报来源分析,您看是否能得到一些启示: 首先,非对称作战第一要素:情报,上文已详细说明,不再展开,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浏览上期文章。在现场情报获取及应用上,乌方具有相对的非对称优势,俄军不论是大规模人员集结及调动,还是号称机动性最强空降军部队,或是前线现场态势感知,都处于下风。俄军始终处于被动的局面下,局部优势兵力无法转化为战场优势。曾在多次局部战争中,为俄方立下汗马功劳的空降军部队本次在夺占基辅鲍里斯波尔机场的战斗中,遭遇猛烈炮火打击,人员装备损失惨重,归根结底很大程度上就是现场情报吃了亏。其余现场案例,不胜枚举; 其次,地利优势,乌方以逸待劳主场迎战,自2014年乌东冲突爆发以来,乌方在西方支持下在乌东重镇类似哈尔科夫、马里乌波尔、敖德萨等构筑了坚固的工事,站前囤积了大量的物资,并通过乌方四通八达的地上、地下管道源源不断向前线输送补给。在基辅州周边,乌方在俄军进军路线上提前埋设了大量步兵及反装甲地雷,并提前炸毁桥梁、公路,甚至不惜毁掉奥斯克尔水库大坝造成严重人道主义灾难。这些措施相当程度上迟滞了俄军的进攻,同时加大了物质装备损耗。交通基础设施的人为破坏加上3月乌克兰进入升温期,道路泥泞湿滑,车辆抛锚严重; 再次,装备优势,说到装备优势,有人可能要喷,这不是开玩笑,听我仔细分说。单看战斗机、装甲、火炮等乌方无疑处于绝对劣势,但是因为具有信息化优势,利用地利,前线乌方多次反包围、后方袭扰俄军后勤保障部队,打得俄军很不适应。另外,北约向乌军提供了大量的便携式反坦克导弹类似标枪、AT4、NLAW等、防空导弹毒刺、星光等。根据西方媒体的报道,现场上乌方反坦克导弹与俄方投入坦克装甲车达到惊人的90:1,这个可能有夸大威慑的意味,但也能说明俄军所面临的恶劣环境; 最后是人员和补给,乌克兰接受北约及西方盟国的经济及军事援助,北约提供了长期的军事教官培训,乌克兰参与各类北约主导的军事演习。战争爆发后,西方民间甚至我国一些亲西方势力捐款捐物,提供了近2万人的外国雇佣军。近日,美国更是启用了二战期间支援的盟国的租借方案,让对乌援助更快更大规模,美国也会推动其盟国开台类似法案。 西方的持续介入,让俄乌冲突持续升级,或许各方都在期待乌东决战的结果,这场战役双方都输不起,我们将继续关注。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4e37a7f3f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