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母爱的好文章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冰心《繁星 春水》 毕淑敏《母爱的级别》 有人说,爱是与生俱来的。母爱是我们理解爱的最好的范本和老师。 我以为,错。爱是需要学习,需要钻研,需要切磋,需要反复实践,需要考验,需要总结经验,需要批评帮助,需要阅读需要讨论,需要提高需要顿悟„„总之,需要一切手段的打磨和精耕细作的艺术。 与生俱来的只有动物的本能。人的爱,超越了血缘、种族、国界,它辽阔的翅膀抵达宇宙的疆界,这是地球上任何一种动物不可能天然辐射的领域。所以,爱不是如同瞳仁的颜色和身高的尺度,是一串基因决定的先天,而是后天艰苦磨琢的成长之丹。 印度狼孩的故事,是一个动物母爱的典范之作。有时想,假如是一个人类的母亲,得到了一只狼的幼崽,将会怎样?一般情形下,怕是不会用乳汁哺育它长大的吧?这不但说明了母爱是盲目的,还说明如果单纯比较母爱的浓度,也许人还不如一只动物。有人会说,狼长大了,会咬人,谁敢喂它?那么,一只小鼠,就会有人类的母亲用乳汁哺育它吗?答案也基本上是否定的。 母爱并不是爱的高级阶段,因为它仅仅是人类的一种本能。人类的婴儿接受母爱,是被动和无意识的。在感知的那一方面来讲,母爱首先是物质的,是生存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母亲的乳汁和精心呵护,小婴儿根本就无法生存。所以,母爱的早期阶段是分割界限不清晰的融合,它具有多方面付出的照料性质,高级阶段则升华为分离和精神的构建。世上有许多母亲,可以把属于动物本能的那一部分做得较好,就是可以完成对子女的衣食住行的补给维护,但是对高级部分,就是超越一己,博爱人类--从血缘分离弥散扩展和广博的爱,就未必能及格以至优秀。 我们不时地听到某个母亲,因为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竟把自己的亲生孩子殴打致死的事情。这是爱吗?很多人说这不是爱,因为他们本能地拒绝承认这是爱,在他们眼中,爱是纯正和没有任何杂质污染的,包括爱是不能有失误的。但我想说,假使把那位死去的孩子复活,问他或她,你的妈妈是否爱你,我想,他和她带着满身伤痕,也会说,妈妈爱„„ 因为母爱的初级阶段,就是如此盲目和自怜自恋的。她很可能不尊重孩子,难以清晰地界定孩子是另一个完整的独立的个体。她把自己的感受和期望,强加在一个与她完全不同的人身上,就会酿成悲剧。这不但是生理上的,还有更深的心理上的痕迹。我要说,很多成人的家庭不幸和性格缺憾,追溯起来,都和母爱只停留在地基阶段,未能完成向高级阶段的转化有关。单纯的低级的母爱,是泥沙俱下,糟粕与精华并存的原始状态。 在母爱的高级阶段,母亲要高屋建瓴地完成与孩子的分隔。她高度尊重生命的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帮助一个新的生命走向灿烂和辉煌。这种境界,即使是一个潜质优等的母亲,如果不经过修炼和学习,也是不容易天然达标的。如果将它比作一座关键的闸门,我们将忧虑地看到--无数的母亲被隔绝在门的这一边,只有少数优异的母亲,才能跨越这对她们自身也充满挑战的门槛,完成爱的本质的升华。 既然母爱里包含着如此分明和严格的界限,我们有什么理由坚持--母爱就一定是我们接受爱的完善楷模呢? 所以,我宁可说,爱是没有天造地设的老师的,爱又无法无师自通。爱很艰巨,爱要我们在时间中苦苦摸索。 孩子和树 从前有一棵树,她好爱一个小男孩。每天男孩都会跑来,收集她的叶子,把叶子编成皇冠,伴起森林里的国王。男孩会爬上树干,抓着树枝荡起秋千,吃吃苹果。他们会一起玩抓迷藏,玩累了,男孩就在他的树荫下睡着。男孩好爱这棵树„..好爱喔!树好快乐!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男孩长大了,树常常好孤单„.. 有一天男孩来到树下,树说:来啊,孩子,来,爬上我的树干,抓着我的树枝荡秋千,吃吃频果,在我的树荫下玩耍,快快乐乐的。 我不是小孩子了,我不要爬树和玩耍,男孩说,我要买东西来玩,我要钱。你可以给我一些钱吗? 「真抱歉,」树说,「我没有钱。我只有树叶和频果。孩子,拿我的频果到城里去卖。这样,你就会有钱,你就会快乐了。」 于是男孩爬到树上,摘下她的频果,把频果通通带走了。 树好快乐。 男孩好久没有再来„„树好伤心。 有一天男孩回来了,树高兴地发抖,她说:「来啊,孩子,爬上我的树干,抓着我的树枝荡秋千,快快乐乐的。」 「我太忙了,没时间爬树。」男孩说 「我想要一间房子保暖,」他说。 「我想要妻子和小孩,所以我需要房子,你能给我一间房子吗?」 「我没有房子,」树说「森林就是我的房子,不过你可以砍下我的树枝去盖房子,这样你就会快乐了。」 于是男孩砍下了她的树枝,把树枝带走去盖房子。 树好快乐„. 可是男孩好久都没有再来,所以当男孩再回来时,树好快乐„.快乐得几乎说不出话来「来啊,孩子,」她轻轻地说「过来,来玩啊!」 「我又老又伤心,玩不动了,」男孩说「我想要一条船,可以带我离开这里,你可以给我一艘船吗?」 「砍下我的树干去造船吧!这样你就可以远航„.你就会快乐」 树说于是男孩砍下她的树干造了条船,坐船走了。 树好快乐„..但不是真的。 过了好久好久那男孩又再回来了。 「我很抱歉,孩子,」树说,「我已经没有东西可以给你了„..」 「我的频果没了。」 「我的牙齿也咬不动频果了,」男孩说 「我的树枝没了,你不能在上面荡秋千„..」树说。 「我太老了,没有办法在树枝上荡秋千,」男孩说。 「我的树干没了,你不能爬„..」树说 「我太累了,爬不动的。」男孩说 「我真希望我能给你什么„.可是我什么也没了。我只剩下一块老树干。我很抱歉„„」 「我现在要的不多,」男孩说。「只要一个安静可以休息的地方。我好累好累。」 「好啊!」树一边说,一边努力挺直身子,「正好啊,老树根是最适合做下来休息的。来啊,孩子,坐下来,坐下来休息。」 男孩坐了下来,树好快乐„„„. 那棵树就好象我们的爸爸、妈妈,我们就好象那个小男孩。小时候,我们总是围绕在爸爸、妈妈的周围玩耍。渐渐地长大后会离开父母的身边,而且不常回来,而且每次回来就是不快乐的时候;不然就是有什么需要的时候,而常常父母都会把他们身上最好的、最符合我们需要的东西交给我们。而这时,我们总是拿了东西转身就走,留下渴望我们留在他们身旁的父母。凝视着渐小的背影,虽然如此,他们在心中却是不断地说着“希望他会快乐,祝福他一路上顺利、平安”而当我们累而他们就伸出双手怀抱着我们,让我们安稳地在他们的怀中休息,不受吵闹。我们对他们“予取予求”,不但如此而且还都“美梦成真”但是他们却都〝无怨无悔〞,而且还〝不求回报〞他们有这样子的义务对我们吗?没有。那又为了什么使他们这样做——只因为爱。我想只有爱的力量才那么大,而我们摸摸自己的心,我们是以什么样的〝爱〞去回馈给他们呢????茶来伸手、饭来张口?动不动发脾气?把在外受到的委曲都发泄在他们身上?当他们孤单的时候我们在哪里?当他们需要我们时候我们在哪里?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故事,也是一个很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5db101bc281e53a5802ff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