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文档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同学们: 心理健康关于我们青少年学生来说是一项重要的事情! 1、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小学生中所反应出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发展到严重的程度。据国家一项重点课题研究测试发现,约有32%的小学生计在心理异样表现,心理素质优异或优异的学生仅占8.2%。这些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学生的心理平衡性差、行为偏执、情绪易失态、,,等等。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非抓不能够,其理论意义和教育实践意义已经是不言而喻的。 2、心理健康的定义: 是指不拥有某种心理疾病或病态的心理(狭义)。(广义)是指一个人拥有优异的心理质量和健全的人格,即指心理有比较圆满的发展,有健全的个性,能适应客观环境,使个人心理倾向和行为和社会现实要求之间有着友善圆满的关系。 3、“全面健康的”三要素: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全面健康”的三要素,即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拥有社会适应能力。其中心理健康是智力发展的脑功能健全的标志,是培养优异的心理质量的基础,又是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深入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 4、心理健康的标准: 依据世界心理卫生协会所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并联合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 特点,我们把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标正确定为6个方面,即智力发展水平、情绪牢固 性、学习适应性、自我认识的客观化程度、社会适应性、行为习惯。 1 优选文档 (1)智力发展水平:诚然智力发展优异者其实不用然拥有健康的心理,但假如智力发展水平低下,那将毫没心理健康可言。因此,一个心理健康的小学生,其智力发展应属于正常。相反,若智力水平低下,是算不上心理健康的。 (2)情绪牢固性:一个心理健康的小学生,一般是心境优异,快乐、乐观、爽朗、满意等积极情绪状态占主导,但同时又能随事物对象的变化而产生合理的情绪变化。所谓合理的情绪变化是反应,当有了好事感觉快乐,碰到不幸的事时产生沉痛的情绪。其他,还能够依场合的不同样,合适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3)学习适应性:一个心理健康的小学生平常喜欢上学,感觉学习是一件令人快乐的事,感觉轻松;关于学习内容经常抱有浓重的兴趣,乐于战胜学习上碰到的困难;学习效率高。 (4)自我认知的客观化程度:心理健康的小学生能顺利地从以自我为中心向去自我中心阶段转变;能将自己同客观现实联系起来,主要从周围环境中找寻议论自己的参照点,对自己的认识开始表现出客观性。 (5)社会适应性:心理健康的小学生经常拥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自己的平常生活事务能由自己来料理,能适应不同样环境下的社会生活,乐于与同学、老师交往,让自己融入集体生活中,自觉用社会规范来拘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 合社会的要求,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孤立起来,与周围的人群格格不 入。 (6)行为习惯:心理健康的小学生一般有优异的行为习惯,对外面刺激的行为反应适中,可是分敏感,也不愚痴;他们不会因鸡毛蒜皮的事情而大发性情,也很少出现让人感觉平白无故的行为,其行为表现同他们的年纪特点相吻合。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6a7b7b51a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4e.html